“爛柯山下忍重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爛柯山下忍重到”全詩
華屋未移春照灼,故侯何在淚汍瀾。
不唯濟物工夫大,長憶容才尺度寬。
一慟旁人莫相笑,知音衰盡路行難。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重過三衢哭孫員外》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再次來到三衢街,為孫員外哭泣。
詩意: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羅隱寫給已故賢人孫員外的悼詞。詩人重回三衢街,追憶故人的輝煌與悲傷,表達對故人的思念之情。
賞析:詩人通過三衢街和雙檜樓的景物,展現了時光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爛柯山下的華屋未移,春光照耀,卻已失去了曾經的主人孫員外,詩人深感離別之痛,淚水如泉涌現。詩中表達了詩人對故人才德的贊美和對詩人境遇的感嘆,認為故人在工作上德行高尚,賢能多才,但卻不為世人所重視,知音已難尋。整首詩以悼念之情貫穿,詩人對故人的懷念和對世事的感慨交錯在其中。
“爛柯山下忍重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òng guò sān qú kū sūn yuán wài
重過三衢哭孫員外
làn kē shān xià rěn zhòng dào, shuāng guì lóu qián rì yù cán.
爛柯山下忍重到,雙檜樓前日欲殘。
huá wū wèi yí chūn zhào zhuó,
華屋未移春照灼,
gù hóu hé zài lèi wán lán.
故侯何在淚汍瀾。
bù wéi jì wù gōng fū dà, zhǎng yì róng cái chǐ dù kuān.
不唯濟物工夫大,長憶容才尺度寬。
yī tòng páng rén mò xiāng xiào, zhī yīn shuāi jǐn lù xíng nán.
一慟旁人莫相笑,知音衰盡路行難。
“爛柯山下忍重到”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