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去休言蜀道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西去休言蜀道難”出自唐代羅隱的《謾天嶺》,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xī qù xiū yán shǔ dào nán,詩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西去休言蜀道難”全詩
《謾天嶺》
西去休言蜀道難,此中危峻已多端。
到頭未會蒼蒼色,爭得禁他兩度謾。
到頭未會蒼蒼色,爭得禁他兩度謾。
分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謾天嶺》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謾天嶺》是唐代詩人羅隱創作的一首詩,描寫了他旅途中經過的謾天嶺的景色和所帶來的困難和挑戰。
詩中的“謾天嶺”指的是一座險峻的山嶺,詩人西行時必須經過的一道難關。詩人說,不要再說蜀道艱險,因為這里的險峻已經太多了。詩人到了山頂,卻依然看不到蒼蒼的顏色,也無法真正體會到這里的艱險。他表示自己并沒有真正地縱情于這座兩度被稱為謾天的山嶺。
這首詩揭示了詩人西行途中所遭遇的艱險和挑戰。嶺上險峰峻巖,道路艱險,給行者帶來巨大的困難,同時也表現出詩人的堅毅和豪情。
詩歌的語言簡潔有力,意味深遠。通過描寫謾天嶺的險峻和詩人面對困難的態度,詩中傳達了詩人堅韌不拔的精神和戰勝艱難的決心。這首詩也反映了唐代文人面臨困境時的豪情壯志。
“西去休言蜀道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án tiān lǐng
謾天嶺
xī qù xiū yán shǔ dào nán, cǐ zhōng wēi jùn yǐ duō duān.
西去休言蜀道難,此中危峻已多端。
dào tóu wèi huì cāng cāng sè, zhēng de jìn tā liǎng dù mán.
到頭未會蒼蒼色,爭得禁他兩度謾。
“西去休言蜀道難”平仄韻腳
拼音:xī qù xiū yán shǔ dào nán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西去休言蜀道難”的相關詩句
“西去休言蜀道難”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西去休言蜀道難”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西去休言蜀道難”出自羅隱的 《謾天嶺》,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