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一盞臨邛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知一盞臨邛酒”全詩
不知一盞臨邛酒,救得相如渴病無。
分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聽琴》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寒雨蕭蕭落井梧,
夜深何處怨啼烏。
不知一盞臨邛酒,
救得相如渴病無。
《聽琴》是唐代詩人羅隱創作的一首詩,描寫了夜晚寒雨蕭蕭中的凄涼場景。
詩中的“寒雨蕭蕭落井梧”形容了寂靜的夜晚,寒雨紛紛落在庭院里的梧桐樹上,發出蕭蕭的聲音。這樣的景象給人一種凄涼、孤寂的感覺。
接下來的“夜深何處怨啼烏”則表達了主人公內心的悲憤。夜深人靜,烏鴉在寒冷的夜空中不停地啼叫,仿佛在抱怨或訴說什么。這句詩刻畫了主人公內心深處的哀怨之情。
最后兩句“不知一盞臨邛酒,救得相如渴病無”則表達了主人公對一盞臨邛酒的渴望和希冀。臨邛酒是一種特產酒,主人公期望通過飲酒來解除內心的病痛和苦悶。
整首詩以凄涼的景象為背景,表達了主人公內心深處的悲憤和對解脫的渴望。寒雨、落井梧和怨啼烏等形象的運用增強了詩的意境和情感,使讀者能夠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主人公的心境。詩中的臨邛酒象征著解脫,希望能通過酒來舒緩內心的痛苦。
這首詩具有濃烈的抒情色彩,通過景物描寫和意象處理,將主人公內心的孤寂和哀怨展現得淋漓盡致。讀者通過詩人的筆觸可以感受到主人公深沉的情感和對解脫的渴望,使人產生共鳴。同時,詩中的意象也給讀者留下一種深沉、憂傷的印象。
“不知一盞臨邛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īng qín
聽琴
hán yǔ xiāo xiāo luò jǐng wú, yè shēn hé chǔ yuàn tí wū.
寒雨蕭蕭落井梧,夜深何處怨啼烏。
bù zhī yī zhǎn lín qióng jiǔ, jiù dé xiàng rú kě bìng wú.
不知一盞臨邛酒,救得相如渴病無。
“不知一盞臨邛酒”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