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杯難得是同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酒杯難得是同人”全詩
歲月易拋非曩日,酒杯難得是同人。
路經隋苑橋燈夜,江轉臺城岸草春。
此處故交誰見問,為言霜鬢壓風塵。
分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途中送人東游有寄》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途中送人東游有寄》是唐代詩人羅隱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以離別為主題,表達了作者送別朋友東游的心情,展現了離別之辭的憂傷和無奈。
離驂莫惜暫逡巡,君向池陽我入秦。
去驂莫惜再遲疑,你去往池陽我進入秦國。
歲月易拋非曩日,酒杯難得是同人。
流年易逝,不再是過去的時光,難得再與你共飲酒。
路經隋苑橋燈夜,江轉臺城岸草春。
路經隋苑的橋,夜晚的燈光閃爍,江水轉動,臺城的岸邊草木春天的氣息盎然。
此處故交誰見問,為言霜鬢壓風塵。
這里的老朋友還有誰會來詢問,只能說霜色的鬢發壓住了風塵。
這首詩詞以離別為主題,描繪了作者送別朋友的情景和感受。作者表達了對離別的遺憾和無奈之情,通過描述路途的變化和江河的景色,營造了一種離別之際的凄涼和寂寥。整首詩采用了空靈雅致的手法,以簡潔的語言表達出作者內心的悲傷和思念之情。最后兩句,則通過自問自答的方式,表達了作者的孤獨和無奈,以及歲月的無情和朋友的稀少。
這首詩詞通過深情的表達,傳達了作者對別離之情的思考和感慨,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壯懷激烈的情感。詩人巧妙地運用了景物描寫和自問自答的手法,創造了一種凄涼的氛圍,使讀者在讀詩時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悲傷和無奈,引發共鳴和思索。整篇詩詞以簡潔而精練的語言表達出作者對友誼的珍視、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審美意義。
“酒杯難得是同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ú zhōng sòng rén dōng yóu yǒu jì
途中送人東游有寄
lí cān mò xī zàn qūn xún, jūn xiàng chí yáng wǒ rù qín.
離驂莫惜暫逡巡,君向池陽我入秦。
suì yuè yì pāo fēi nǎng rì,
歲月易拋非曩日,
jiǔ bēi nán de shì tóng rén.
酒杯難得是同人。
lù jīng suí yuàn qiáo dēng yè, jiāng zhuàn tái chéng àn cǎo chūn.
路經隋苑橋燈夜,江轉臺城岸草春。
cǐ chù gù jiāo shuí jiàn wèn, wèi yán shuāng bìn yā fēng chén.
此處故交誰見問,為言霜鬢壓風塵。
“酒杯難得是同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