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交孫武重泉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忍交孫武重泉下”全詩
忍交孫武重泉下,不見時人說用兵。
分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題杜甫集》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杜甫集》是唐代詩人羅隱所作的一首詩。這首詩傳達了作者對杜甫的敬意和思考,同時也探討了兵戰的無常和虛無。
詩中描述了楚水靜靜地流淌,并浸沒了楚亭。楚亭是古代楚國的一座亭子,這里象征著楚國的榮耀和興盛。但是楚水的悠悠流淌卻顯得無情,這種對比反映了興盛和衰敗的無常。
接下來的兩句詩描述了孫武,他是古代楚國的一位將軍和謀略家。詩中說他沉默地躺在泉水下面,無論是用兵還是政治,他都沒有得到時人的認可和贊譽。這表達了作者對于英雄壯舉無人傳頌的失望和沮喪。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可以是:
楚水悠悠浸楚亭,
楚南天地兩無情。
忍交孫武重泉下,
不見時人說用兵。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楚國榮耀的思考和對英雄孫武的敬意。但與此同時,詩人也意識到了人事無常和時人之言的虛妄。這首詩具有深沉的哲理,通過對楚水、楚亭和孫武的描寫,傳達出詩人對人世滄桑、英雄榮光的思考和反思。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楚國的興衰和人事無常,并通過對孫武的贊美和紀念,表達了詩人對英雄壯舉的敬意和對人事無常的思考。
“忍交孫武重泉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dù fǔ jí
題杜甫集
chǔ shuǐ yōu yōu jìn chǔ tíng, chǔ nán tiān dì liǎng wú qíng.
楚水悠悠浸楚亭,楚南天地兩無情。
rěn jiāo sūn wǔ zhòng quán xià, bú jiàn shí rén shuō yòng bīng.
忍交孫武重泉下,不見時人說用兵。
“忍交孫武重泉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