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霞卷盡出東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殘霞卷盡出東溟”全詩
公子踏開香徑蘚,美人吹滅畫堂燈。
瓊輪正輾丹霄去,銀箭休催皓露凝。
別有洞天三十六,水晶臺殿冷層層。
分類:
作者簡介(章碣)
章碣(836—905年),唐代詩人,字麗山,章孝標之子。唐乾符三年(876年)進士。乾符中,侍郎高湘自長沙攜邵安石(廣東連縣人)來京,高湘主持考試,邵安石及第。
《對月》章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對月》是唐代詩人章碣創作的一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月亮的贊美和對世間美好事物的渴望。
詩詞中首先描繪了黃昏時分的景象:“殘霞卷盡出東溟,萬古難消一片冰。”這里以夕陽西下、夜幕降臨為背景,比喻夕陽的余暉即將消失,如同一片冰塊那樣持久。
接著,詩人通過描述一個公子和美人的場景來表達情感:“公子踏開香徑蘚,美人吹滅畫堂燈。”一方面反映了美好的環境和人物,另一方面也暗示著美好的時光即將結束。
詩的下半部分將詩境轉向了天空:“瓊輪正輾丹霄去,銀箭休催皓露凝。”以“瓊輪”和“銀箭”描繪月亮,意味著詩人對月亮的仰慕和追逐。同時,也表達了月亮逐漸升起的景象,以及夜晚皓月高懸的美麗。
最后兩句詩描述了一個幻想之地:“別有洞天三十六,水晶臺殿冷層層。”這里以洞天和水晶臺殿為形象,暗示了藏在詩人心中的理想國。冷層層的水晶臺殿,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讓人產生遐想和幻想。
總體來說,《對月》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理想國的憧憬。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征手法,給人以深遠的思考和感悟。
“殘霞卷盡出東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uì yuè
對月
cán xiá juǎn jǐn chū dōng míng, wàn gǔ nán xiāo yī piàn bīng.
殘霞卷盡出東溟,萬古難消一片冰。
gōng zǐ tà kāi xiāng jìng xiǎn,
公子踏開香徑蘚,
měi rén chuī miè huà táng dēng.
美人吹滅畫堂燈。
qióng lún zhèng niǎn dān xiāo qù, yín jiàn xiū cuī hào lù níng.
瓊輪正輾丹霄去,銀箭休催皓露凝。
bié yǒu dòng tiān sān shí liù, shuǐ jīng tái diàn lěng céng céng.
別有洞天三十六,水晶臺殿冷層層。
“殘霞卷盡出東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