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人同野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吏人同野鹿”全詩
吏人同野鹿,庭木似山林。
淺井寒蕪入,回廊疊蘚侵。
閑看薛稷鶴,共起五湖心。
分類:
作者簡介(鄭谷)

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淺率。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臺編》。
《秘閣伴直》鄭谷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秘閣伴直
秘閣鎖書深,墻南列晚岑。
吏人同野鹿,庭木似山林。
淺井寒蕪入,回廊疊蘚侵。
閑看薛稷鶴,共起五湖心。
中文譯文:
秘密的閣樓鎖著很多書籍,高墻旁邊列著夜晚的松柏樹。
吏人像野鹿一樣自由自在,庭院的樹木宛如山林。
冰冷的井水淺淺地蔓延進來,回廊上滿布著厚厚的青苔。
閑暇時看著薛稷舞動的仙鶴,一同升起湖泊的心。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寧靜隱秘的地方,其中有一座秘密的閣樓,鎖著許多珍貴的書籍。高墻旁邊列著夜晚的松柏樹,墻內外仿佛構成了兩個不同的世界。吏人在這里自在地行走,猶如野鹿般自由自在。庭院里的樹木茂盛,仿佛是一片山林。淺井中的冰冷清澈的泉水已漸漸漲進來,回廊上布滿了青苔。在這樣的環境中,作者觀賞著薛稷舞動的仙鶴,一同升起湖泊的心情。
賞析:
《秘閣伴直》通過描繪一個隱秘寧靜的地方,展示了作者鄭谷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詩中通過墻內外的形容、吏人如野鹿般的自由、庭木似山林的描繪,營造出了一種與世隔絕的氛圍。而淺井入室、回廊侵蘚,則向我們展示了歲月的長河不可逆轉的無情侵蝕。在這樣的環境中,薛稷舞動的仙鶴成為一抹生機,在這樣的寧靜中,作者愿意與仙鶴一同升起湖泊的心情。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唐代人們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向往。
“吏人同野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ì gé bàn zhí
秘閣伴直
mì gé suǒ shū shēn, qiáng nán liè wǎn cén.
秘閣鎖書深,墻南列晚岑。
lì rén tóng yě lù, tíng mù shì shān lín.
吏人同野鹿,庭木似山林。
qiǎn jǐng hán wú rù, huí láng dié xiǎn qīn.
淺井寒蕪入,回廊疊蘚侵。
xián kàn xuē jì hè, gòng qǐ wǔ hú xīn.
閑看薛稷鶴,共起五湖心。
“吏人同野鹿”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