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諫升中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小諫升中諫”全詩
且言無所補,浩嘆欲何如。
宮闕飛灰燼,嬪嬙落里閭。
藍峰秋更碧,沾灑望鑾輿。
分類:
作者簡介(鄭谷)

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淺率。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臺編》。
《順動后藍田偶作(時丙辰初夏月)》鄭谷 翻譯、賞析和詩意
《順動后藍田偶作(時丙辰初夏月)》是唐代詩人鄭谷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當時鄭谷在朝廷中任職時的心情。
詩中,鄭谷講述了自己在朝廷中三年任職后,雖然盡心盡力卻無所補益的情況。他感到困惑,不知道接下來該如何做才能有所作為。他用"宮闕飛灰燼,嬪嬙落里閭"的意象來形容他工作的空虛和無望。
而藍峰的山色在秋天變得更加明亮,這讓他思考著遠離朝廷,追求寧靜和自由的欲望。他希望能夠放下一切身份和責任,心無牽掛地去追尋高山和大地的自然之美,擺脫朝廷的困擾。
這首詩詞通過對鄭谷個人經歷的抒寫,展現了他對朝廷政治和社會現實的失望和矛盾心態。他對自己的壯志豪情和對自由的向往,以及對自然與山川的熱愛,通過對景物的描繪,表達出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這首詩詞具有濃厚的個人色彩,同時也展示了唐代士人對官場生活和權力的思考和反思。
“小諫升中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ùn dòng hòu lán tián ǒu zuò shí bǐng chén chū xià yuè
順動后藍田偶作(時丙辰初夏月)
xiǎo jiàn shēng zhōng jiàn, sān nián shì yù chú.
小諫升中諫,三年侍玉除。
qiě yán wú suǒ bǔ, hào tàn yù hé rú.
且言無所補,浩嘆欲何如。
gōng què fēi huī jìn, pín qiáng luò lǐ lǘ.
宮闕飛灰燼,嬪嬙落里閭。
lán fēng qiū gèng bì, zhān sǎ wàng luán yú.
藍峰秋更碧,沾灑望鑾輿。
“小諫升中諫”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