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軒須貌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臨軒須貌取”全詩
小桃新謝后,雙燕卻來時。
香屬登龍客,煙籠宿蝶枝。
臨軒須貌取,風雨易離披。
分類:
作者簡介(鄭谷)

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淺率。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臺編》。
《杏花》鄭谷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杏花
不學梅欺雪,
輕紅照碧池。
小桃新謝后,
雙燕卻來時。
香屬登龍客,
煙籠宿蝶枝。
臨軒須貌取,
風雨易離披。
譯文:
不追隨梅花傲視雪,
淺紅色照亮碧池。
剛開的桃花謝去了,
雙燕卻又回來了。
芬芳屬于登龍的客人,
煙霧籠罩著宿棲的蝴蝶。
在窗前要抓住容貌的時光,
風雨輕易讓它離披。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春天里杏花的美麗和短暫。詩人通過對杏花與其他花卉的對比,表達了杏花的獨特魅力。詩中,杏花不學梅花“欺雪”,而是輕輕地綻放在碧水池邊,帶來了一抹淺紅之色。桃花雖然剛開不久就已經謝去了,但雙燕卻又在此時回來,增添了生機和活力。杏花散發出的香氣讓登龍的客人也感到愉悅,煙霧籠罩著棲息在枝上的蝴蝶。最后,詩人告誡人們要珍惜時間,抓住青春的容顏,因為風雨很容易讓美麗離披。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杏花的美麗和短暫。杏花的淺紅色映照在碧池之中,給人一種清新明亮的感覺。同時,詩中也暗示了杏花的短暫,桃花謝去后杏花開放,雙燕回歸增添生機,一切都在春天的變化中。詩人通過對風雨易離披的警示,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追求。整首詩描繪了春天的短暫和變幻,以及人們對美好時光和自然景物的贊美。
“臨軒須貌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ìng huā
杏花
bù xué méi qī xuě, qīng hóng zhào bì chí.
不學梅欺雪,輕紅照碧池。
xiǎo táo xīn xiè hòu, shuāng yàn què lái shí.
小桃新謝后,雙燕卻來時。
xiāng shǔ dēng lóng kè, yān lóng sù dié zhī.
香屬登龍客,煙籠宿蝶枝。
lín xuān xū mào qǔ, fēng yǔ yì lí pī.
臨軒須貌取,風雨易離披。
“臨軒須貌取”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