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驟雨鬧芭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驟雨鬧芭蕉”全詩
漲江垂螮蝀,驟雨鬧芭蕉。
道阻歸期晚,年加記性銷。
故人衰颯盡,相望在行朝。
分類:
作者簡介(鄭谷)

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淺率。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臺編》。
《蜀中寓止夏日自貽》鄭谷 翻譯、賞析和詩意
《蜀中寓止夏日自貽》是唐代詩人鄭谷創作的一首詩詞,描寫了夏日時光的靜謐與凄涼,以及歲月的無情。
譯文:
展轉躺孤枕,風簾傳來寂寥。
江水漲滿了蒲稗,猛烈的雨聲驚擾著芭蕉。
回家的路被阻,遲遲未能回去,年歲增加,記性和活力都在消失。
曾經的朋友一個個消散,相望在行軍的早晨。
詩意和賞析:
詩詞以夏日自貽為題,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生活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觸。
詩詞以詩人寓居蜀中的時光為背景,展現出靜謐而孤寂的夜晚。詩人展轉躺著孤獨的枕頭,通過風簾傳來的寂寥,營造出一種凄涼的氛圍。江水漲滿了蒲稗,雨聲猛烈地驚擾著芭蕉,形容了夏天的熱帶氣候以及大自然的狂暴。
詩人雖然身處異鄉,卻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回家。他感嘆歲月的流逝,年歲的增加,記憶力和活力都在漸漸消失。曾經的朋友們一個個衰老而離去,只能在早晨行軍的時候相望。這句表達了詩人對過去友誼的懷念和現實的無奈。
《蜀中寓止夏日自貽》反映了詩人對于生活和時光流逝的感慨,描繪了夏日的靜謐和孤寂,以及歲月的無情。在表達淡淡的憂傷之中,又流露出一絲對過去友情的懷念與珍惜。整首詩詞語言簡練,意境凄涼,給人帶來一種深思和凝滯的感覺。
“驟雨鬧芭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ǔ zhōng yù zhǐ xià rì zì yí
蜀中寓止夏日自貽
zhǎn zhuǎn yī gū zhěn, fēng wéi xìn jì liáo.
展轉欹孤枕,風幃信寂寥。
zhǎng jiāng chuí dì dōng, zhòu yǔ nào bā jiāo.
漲江垂螮蝀,驟雨鬧芭蕉。
dào zǔ guī qī wǎn, nián jiā jì xìng xiāo.
道阻歸期晚,年加記性銷。
gù rén shuāi sà jǐn, xiāng wàng zài háng cháo.
故人衰颯盡,相望在行朝。
“驟雨鬧芭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