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臥籬陰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牛臥籬陰晚”全詩
牛臥籬陰晚,鳩鳴村意春。
時浮應寡合,道在不嫌貧。
后徑臨陂水,菰蒲是切鄰。
作者簡介(鄭谷)

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淺率。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臺編》。
《題進士王駕郊居》鄭谷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進士王駕郊居
前山微有雨,永巷凈無塵。
牛臥籬陰晚,鳩鳴村意春。
時浮應寡合,道在不嫌貧。
后徑臨陂水,菰蒲是切鄰。
譯文:
在進士王駕的郊居上題
前山微微下著雨,永巷清潔無塵。
牛兒躺在籬笆陰涼下,鳩鳥鳴叫村子充滿了春意。
時光流轉,應該與寡人同樂,道理就在于不厭貧窮。
后面的小徑通向陂水,菰蒲是靠近鄰居。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進士王駕的郊外住所的景色和氛圍。前山微有雨,永巷凈無塵,表達了環境的寧靜與清新。牛臥籬陰晚,鳩鳴村意春,展現了鄉村生活的寧靜與溫馨。詩人通過這些描寫,表達了對貧窮和平凡生活的接受和贊美。時浮應寡合,道在不嫌貧,表達了時光的流轉和接受命運的態度。最后的兩句描述了后面的小徑和附近的菰蒲,增添了生活的細節和故土的意味。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樸實的景色描繪,展示了唐代文人對貧窮和平凡生活的接受和贊美。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鄉村生活細節,展現了質樸和寧靜的美。詩中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命運的接受態度,以及對故土和家鄉的眷戀之情。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寧靜、溫馨和深思的感受。
“牛臥籬陰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jìn shì wáng jià jiāo jū
題進士王駕郊居
qián shān wēi yǒu yǔ, yǒng xiàng jìng wú chén.
前山微有雨,永巷凈無塵。
niú wò lí yīn wǎn, jiū míng cūn yì chūn.
牛臥籬陰晚,鳩鳴村意春。
shí fú yīng guǎ hé, dào zài bù xián pín.
時浮應寡合,道在不嫌貧。
hòu jìng lín bēi shuǐ, gū pú shì qiè lín.
后徑臨陂水,菰蒲是切鄰。
“牛臥籬陰晚”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