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稱亂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相傳稱亂石”全詩
相傳稱亂石,圖典失其事。
懸危悉可驚,大小都不類。
乍將云島極,還與星河次。
上聳忽如飛,下臨仍欲墜。
朝暾赩丹紫,夜魄炯青翠。
穹崇霧雨蓄,幽隱靈仙閟.萬尋掛鶴巢,千丈垂猿臂。
昔去景風涉,今來姑洗至。
觀此得詠歌,長時想精異。
分類:
作者簡介(杜審言)

杜審言(約645-708),字必簡,漢族,中國唐朝襄州襄陽人,是大詩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進士,唐中宗時,因與張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東南)。曾任隰城尉、洛陽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館直學士,少與李嶠、崔融、蘇味道齊名,稱“文章四友”,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樸素自然。其五言律詩,格律謹嚴。
《南海亂石山作》杜審言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海亂石山作》
漲海積稽天,
群山高嶪地。
相傳稱亂石,
圖典失其事。
海水不斷漲起,堆積至云天之上,
群山高聳,似云峰云嶺。
傳說中有一座亂石山,
其中所記載的圖典已經失傳。
懸危悉可驚,
大小都不類。
乍將云島極,
還與星河次。
這些山峰,險峻可怖,
大小不一,各具特色。
有的猶如懸掛在危崖上的云海島嶼,
有的與星河相映成趣。
上聳忽如飛,
下臨仍欲墜。
朝暾赩丹紫,
夜魄炯青翠。
山峰高聳入云,猶如飛翔;
山腳下陡峭,仿佛隨時會墜落。
白晝時山峰絢爛麗色,
夜晚則閃耀著深翠之光。
穹崇霧雨蓄,
幽隱靈仙閟。
萬尋掛鶴巢,
千丈垂猿臂。
藍天高聳,云霧繚繞,
幽然而隱秘,仿佛是仙境。
鶴巢懸掛于萬丈高空,
猿臂垂垂至千丈深淵。
昔去景風涉,
今來姑洗至。
觀此得詠歌,
長時想精異。
古往今來,人們都從遠方來此,
以領略這壯麗的景色。
觀賞這座山峰,產生了無盡的贊美之情,
長時間里,令人思緒萬千,感慨精深。
詩詞的中文譯文:
南海漲潮將天與地連接,
群山高峻矗立在平地之上。
這里傳說有座亂石山,
但曾記載它的圖典已經失傳。
懸崖峭壁讓人不禁驚嘆,
山峰的大小各有不同。
有些猶如懸掛的云島,
有些則與星河相呼應。
山峰高聳入云,
底部又仿佛隨時會墜落。
白天時呈現紅紫色,
夜晚則閃耀著藍綠色。
藍天高聳,云霧繚繞,
隱藏著靈氣神秘。
從萬丈高空懸掛鶴巢,
猶如猿臂垂至深淵。
從古到今,人們慕名而來,
領略這壯麗的景色。
觀賞這座山峰,倍感贊嘆,
久而久之,引發深思。
“相傳稱亂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hǎi luàn shí shān zuò
南海亂石山作
zhǎng hǎi jī jī tiān, qún shān gāo yè dì.
漲海積稽天,群山高嶪地。
xiāng chuán chēng luàn shí, tú diǎn shī qí shì.
相傳稱亂石,圖典失其事。
xuán wēi xī kě jīng, dà xiǎo dōu bù lèi.
懸危悉可驚,大小都不類。
zhà jiāng yún dǎo jí, hái yǔ xīng hé cì.
乍將云島極,還與星河次。
shàng sǒng hū rú fēi, xià lín réng yù zhuì.
上聳忽如飛,下臨仍欲墜。
cháo tūn xì dān zǐ, yè pò jiǒng qīng cuì.
朝暾赩丹紫,夜魄炯青翠。
qióng chóng wù yǔ xù, yōu yǐn líng xiān bì. wàn xún guà hè cháo, qiān zhàng chuí yuán bì.
穹崇霧雨蓄,幽隱靈仙閟.萬尋掛鶴巢,千丈垂猿臂。
xī qù jǐng fēng shè, jīn lái gū xǐ zhì.
昔去景風涉,今來姑洗至。
guān cǐ dé yǒng gē, zhǎng shí xiǎng jīng yì.
觀此得詠歌,長時想精異。
“相傳稱亂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