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誰聞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林下誰聞法”全詩
林下誰聞法,塵中只見山。
終年人不到,盡日鳥空還。
曾聽無生說,應憐獨未還。
作者簡介(崔涂)
崔涂(854~?),字禮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帶人。唐僖宗光啟四年(888)進士。終生飄泊,漫游巴蜀、吳楚、河南,秦隴等地,故其詩多以飄泊生活為題材,情調蒼涼。《全唐詩》存其詩1卷。
《寄青城山顥禪師》崔涂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寄青城山顥禪師》
寄青城山顥禪師,
朝代:唐代,
作者:崔涂,
懷師不可攀,
師往杳冥間。
林下誰聞法,
塵中只見山。
終年人不到,
盡日鳥空還。
曾聽無生說,
應憐獨未還。
中文譯文:
寫給青城山的顥禪師的信,
師者不能攀緣,
師已去往遙遠的冥間。
樹林下沒有人能聽到佛法,
塵世中只能看到高山。
一年又一年,人都無法到達,
整日里只有鳥兒空回。
曾聽聞無生說法,
應該憐憫我這獨自未還的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崔涂寫給青城山的顥禪師的一封信。詩中表達了對禪師的敬仰和思念之情。
詩人說“懷師不可攀”,意思是禪師是超越凡俗的存在,是無法與之親近的。禪師已經去了遙遠的冥間,離開了塵世。
接著詩人說:“林下誰聞法,塵中只見山”,詩人表達了對佛法的向往,希望能夠在寂靜的樹林中傾聽禪師的教誨,但現實中只能見到高山,無法得到禪師的指導。
然后詩人描述了在這個世界上度過的時光,說“終年人不到,盡日鳥空還”。人類不能到達禪師所在的境界,而只能在塵世中空虛度日。
最后,詩人回憶起曾經聽聞無生講解佛法的經歷,并表達了自己的孤獨和未歸的心情。
整首詩描繪了詩人對禪師的思念和向往,表達了對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對凡俗世界的失望。詩中充滿了禪宗的意味,詩人通過描繪山水和對禪師的追思,表現了自己對清凈和超越的向往。
“林下誰聞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qīng chéng shān hào chán shī
寄青城山顥禪師
huái shī bù kě pān, shī wǎng yǎo míng jiān.
懷師不可攀,師往杳冥間。
lín xià shuí wén fǎ, chén zhōng zhī jiàn shān.
林下誰聞法,塵中只見山。
zhōng nián rén bú dào, jǐn rì niǎo kōng hái.
終年人不到,盡日鳥空還。
céng tīng wú shēng shuō, yīng lián dú wèi hái.
曾聽無生說,應憐獨未還。
“林下誰聞法”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七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