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頭風雨見初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渡頭風雨見初來”全詩
云外關山聞獨去,渡頭風雨見初來。
也知榆塞寒須別,莫戀蘋汀暖不回。
試向富春江畔過,故園猶合有池臺。
作者簡介(崔涂)
崔涂(854~?),字禮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帶人。唐僖宗光啟四年(888)進士。終生飄泊,漫游巴蜀、吳楚、河南,秦隴等地,故其詩多以飄泊生活為題材,情調蒼涼。《全唐詩》存其詩1卷。
《和進士張曙聞雁見寄》崔涂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進士張曙聞雁見寄》
中文譯文:途中的行人,相互催促離別,爭先在高秋去作別。遠離云外的關山,聽到孤獨的雁聲。過了渡口,風雨又見初來。我也知道榆塞的寒冷必須告別,不要留戀蘋汀的溫暖。試著去富春江畔,故園中仍有池臺。
詩意:這首詩表達了作者與進士張曙分別時的情感。在詩中,作者用雁的飛行來比喻離別。行人們互相催促著離開,象征著時間的緊迫和別離的不舍。作者聽到孤獨的雁聲,體現了他對離別的感傷之情。他也明白,面對嚴寒的榆塞,他必須告別溫暖的蘋汀,繼續前行。最后,作者寄望于富春江畔的故園,那里仍然有池塘和臺階,帶著一些寄托和希望。
賞析:這首詩以深情款款的筆觸描繪了作者與朋友分別的情景,并借用了雁的飛行作為象征離別的意象。詩中表達了作者的不舍和留戀,又有對未來的期許和對家鄉的思念。詩句簡短明了,情感細膩,給人以深深的觸動和回味。通過寫行人們相互催促離別的場景,作者既表達了人們在時間的限制下不得不別離的無奈,也傳達了人與人之間的深情厚誼。整首詩在細膩的描繪中蘊含著深刻的情感和對人生離別的思考,給人以共鳴和沉思。
“渡頭風雨見初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jìn shì zhāng shǔ wén yàn jiàn jì
和進士張曙聞雁見寄
duàn xíng āi xiǎng dì xiāng cuī, zhēng chèn gāo qiū zuò hèn méi.
斷行哀響遞相催,爭趁高秋作恨媒。
yún wài guān shān wén dú qù,
云外關山聞獨去,
dù tóu fēng yǔ jiàn chū lái.
渡頭風雨見初來。
yě zhī yú sāi hán xū bié, mò liàn píng tīng nuǎn bù huí.
也知榆塞寒須別,莫戀蘋汀暖不回。
shì xiàng fù chūn jiāng pàn guò, gù yuán yóu hé yǒu chí tái.
試向富春江畔過,故園猶合有池臺。
“渡頭風雨見初來”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