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樽中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共有樽中好”全詩
薜蘿山徑入,荷芰水亭開。
日氣含殘雨,云陰送晚雷。
洛陽鐘鼓至,車馬系遲回。
分類:
作者簡介(杜審言)

杜審言(約645-708),字必簡,漢族,中國唐朝襄州襄陽人,是大詩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進士,唐中宗時,因與張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東南)。曾任隰城尉、洛陽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館直學士,少與李嶠、崔融、蘇味道齊名,稱“文章四友”,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樸素自然。其五言律詩,格律謹嚴。
《夏日過鄭七山齋》杜審言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夏日過鄭七山齋
共有樽中好,言尋谷口來。
薜蘿山徑入,荷芰水亭開。
日氣含殘雨,云陰送晚雷。
洛陽鐘鼓至,車馬系遲回。
譯文:
在山間的小酒館里,共享美酒佳肴,我尋著山谷的口來到這里。
薜蘿覆蓋的山徑引我進入,荷芰盛開的水亭映入眼簾。
陽光中夾帶著殘余的雨水,陰云中傳來晚間的雷聲。
洛陽的鐘聲和鼓聲到了這里,車馬卻因各種原因耽誤遲遲未回。
詩意:
這首詩寫的是夏日經過鄭七山齋的一次描寫,在炎熱的夏天,詩人在鄭七山齋享受美酒,并描述了環境中的景色和氣氛。山間的薜蘿和水亭中的荷芰讓詩人感到清涼宜人。詩中還描繪了殘余的雨水和晚間的雷聲,營造出一個陰晦而又有些涼意的夏天氛圍。最后,洛陽的鐘聲和鼓聲讓詩人感到時光匆匆,車馬卻因種種原因耽誤遲遲未歸。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夏日鄭七山齋的景色和氣氛,表達了詩人對清涼宜人和閑適的度假氛圍的向往。詩人善于用具體的形象描繪,使讀者能夠身臨其境,感受到山間的涼爽和水亭的美麗。通過描繪殘余的雨水和晚間的雷聲,詩人給作品增添了一絲神秘和涼意,使整首詩充滿了詩意。最后,洛陽的鐘聲和鼓聲的出現,打破了寧靜的山間氛圍,給人以思考時間流逝的感覺,并對車馬耽誤歸程提出了疑問,讓讀者感到時光匆匆,生活中的種種瑣事無法避免。整首詩以寫景抒懷的方式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給人以沉靜和思索的感受。
“共有樽中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 rì guò zhèng qī shān zhāi
夏日過鄭七山齋
gòng yǒu zūn zhōng hǎo, yán xún gǔ kǒu lái.
共有樽中好,言尋谷口來。
bì luó shān jìng rù, hé jì shuǐ tíng kāi.
薜蘿山徑入,荷芰水亭開。
rì qì hán cán yǔ, yún yīn sòng wǎn léi.
日氣含殘雨,云陰送晚雷。
luò yáng zhōng gǔ zhì, chē mǎ xì chí huí.
洛陽鐘鼓至,車馬系遲回。
“共有樽中好”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