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冬除夜接新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季冬除夜接新年”全詩
宮闕星河低拂樹,殿廷燈燭上薰天。
彈弦奏節梅風入,對局探鉤柏酒傳。
欲向正元歌萬壽,暫留歡賞寄春前。
分類:
作者簡介(杜審言)

杜審言(約645-708),字必簡,漢族,中國唐朝襄州襄陽人,是大詩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進士,唐中宗時,因與張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東南)。曾任隰城尉、洛陽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館直學士,少與李嶠、崔融、蘇味道齊名,稱“文章四友”,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樸素自然。其五言律詩,格律謹嚴。
《守歲侍宴應制》杜審言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守歲侍宴應制
深冬時節,除夜迎接新年,帝王的子孫們端坐在宮殿中捧著御宴。宮室高聳,星河閃耀,低昂過樹梢。燈燭光輝照亮殿廷,仿佛要燒到天空。琴弦被撩撥著,梅花飛舞的風兒吹進來,隨之而來的還有元宵的節奏。歌者們在殿內探鉤著柏酒相互敬酒。他們想要唱一曲正元之歌,向帝王祝壽萬年,同時也歡欣地贊賞這美好的春天的即將來臨。
中文譯文:
守歲侍宴應制
季冬除夜迎新年,帝子王孫捧御筵。
宮闕星河低拂樹,殿廷燈燭上薰天。
彈弦奏節梅風入,對局探鉤柏酒傳。
欲向正元歌萬壽,暫留歡賞寄春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唐代帝王家的守歲盛宴場景,通過寫景、寫物、寫人的手法,將宴會的氛圍生動地展現出來。
詩的開始,以"季冬除夜迎新年"的方式,表達了對新年到來的期待和喜悅之情。接著,作者著重描繪了宴會所在的宮殿景觀,宮闕高聳,星河低拂樹梢,展示了宮殿建筑的壯麗與瑰麗,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燈燭照亮整個殿廷,仿佛能夠燒到天空,使宴會的氣氛更加溫馨和熱烈。
之后,詩人通過描繪奏樂的場景,展示了音樂和風的相互交融,更凸顯了宴會的歡樂祥和之氛圍。而探鉤柏酒的描寫,表達了帝王與子孫之間的和睦與親情。最后,詩人寄托了對帝王的祝福,欲向正元歌,祝福帝王壽命萬年。
整首詩寫景描繪細膩,描寫了宴會的盛況和華麗的場面,同時也通過對音樂、酒宴和祝福的描寫,將宴會的歡愉和祥和表達得淋漓盡致。這首詩體現了唐代士人對新年到來的熱切期盼和熱烈慶祝的心情,具有濃厚的唐代宮廷文化氣息。
“季冬除夜接新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ǒu suì shì yàn yìng zhì
守歲侍宴應制
jì dōng chú yè jiē xīn nián, dì zi wáng sūn pěng yù yán.
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孫捧御筵。
gōng què xīng hé dī fú shù,
宮闕星河低拂樹,
diàn tíng dēng zhú shàng xūn tiān.
殿廷燈燭上薰天。
dàn xián zòu jié méi fēng rù, duì jú tàn gōu bǎi jiǔ chuán.
彈弦奏節梅風入,對局探鉤柏酒傳。
yù xiàng zhèng yuán gē wàn shòu, zàn liú huān shǎng jì chūn qián.
欲向正元歌萬壽,暫留歡賞寄春前。
“季冬除夜接新年”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