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室故寮流落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入室故寮流落盡”全詩
秦苑已荒空逝水,楚天無限更斜陽。
時昏卻笑朱弦直,事過方聞鎖骨香。
入室故寮流落盡,路人惆悵見靈光。
分類:
作者簡介(韓偓)

韓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國唐代詩人。乳名冬郎,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陜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贊其詩是“雛鳳清于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后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感舊》韓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感舊
省趨弘閣侍貂珰,
指座深恩刻寸腸。
秦苑已荒空逝水,
楚天無限更斜陽。
時昏卻笑朱弦直,
事過方聞鎖骨香。
入室故寮流落盡,
路人惆悵見靈光。
譯文:
回憶往昔
省趨弘閣侍貂珰,
忠誠侍奉在王座之旁,
指點江山的深恩刻在心底。
秦苑已荒涼水悠悠,
楚天的夕陽無盡無限。
時隱時現,我仍然笑對生活的曲折,
往事已逝,才聞到你鎖骨上香氣的芬芳。
在家鄉的故宅里,我漂泊無依,
路人看到了我焦灼的靈光,也為我感到惆悵。
詩意和賞析:
《感舊》是唐代詩人韓偓的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懷念和對現實生活的感慨。詩中描述了詩人侍奉在王座旁邊,為國家盡職盡責的場景,以及對過去友情的懷念和對自己流落的困苦現狀的反思。
詩人借用了秦、楚兩地的景物來象征光陰的消逝和人事的變遷,描繪了時光流逝的無情。詩人通過“省趨弘閣侍貂珰”以及“指座深恩刻寸腸”表達了對過去為國家盡職盡責的忠誠和感激之情。
詩的第三、第四句“秦苑已荒空逝水,楚天無限更斜陽”用秦、楚兩地的景物表達了時光流逝的無情,向讀者展現了生活的變遷和無窮的悲涼。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用“時昏”、“事過”、“入室故寮流落盡”描繪了自己的困苦處境和過去友情的遺憾。最后兩句“路人惆悵見靈光”表達了詩人對流離失所的人生狀況的感慨。
整首詩以感慨的筆觸描述了詩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失落和無奈,表達了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友情、人生的痛惜之情。同時,通過對秦、楚兩地的描繪,詩人傳達了光陰易逝、人事易變的主題,喚起了讀者對生命短暫和遺憾的思考。
“入室故寮流落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jiù
感舊
shěng qū hóng gé shì diāo dāng, zhǐ zuò shēn ēn kè cùn cháng.
省趨弘閣侍貂珰,指座深恩刻寸腸。
qín yuàn yǐ huāng kōng shì shuǐ,
秦苑已荒空逝水,
chǔ tiān wú xiàn gèng xié yáng.
楚天無限更斜陽。
shí hūn què xiào zhū xián zhí, shì guò fāng wén suǒ gǔ xiāng.
時昏卻笑朱弦直,事過方聞鎖骨香。
rù shì gù liáo liú luò jǐn, lù rén chóu chàng jiàn líng guāng.
入室故寮流落盡,路人惆悵見靈光。
“入室故寮流落盡”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一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