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含黑雨日西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云含黑雨日西邊”全詩
舟人偶語憂風色,行客無聊罷晝眠。
爭似槐花九衢里,馬蹄安穩慢垂鞭。
分類:
作者簡介(韓偓)

韓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國唐代詩人。乳名冬郎,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陜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贊其詩是“雛鳳清于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后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江行》韓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江行
江水波浪拍打著青山的北岸,云層中隱藏著陰暗的雨云,太陽正在西方落下。
船夫偶爾抱怨著憂愁的風色,行人因無聊而放棄了白天的行走,選擇了午睡。
與之相比,槐花芬芳的香氣穿越九條繁華大街,馬蹄聲安穩,緩慢地敲擊著鞭子。
詩意:這首詩以江行為背景,描繪了江水波浪拍打青山的景象,在天空中即將下雨的預兆,太陽西落。船夫和行人的心情都不太好,船夫抱怨風色不佳,行人則沒有足夠的娛樂活動,選擇了午睡。與此同時,詩人又在對比中提到了槐花在城市鬧市中香氣四溢的景象,馬蹄聲穩定,鞭子緩慢地敲打。整首詩詞表達了對自然景觀和城市喧囂之間的反差對比。
賞析:詩中以江水和云雨表現了自然界的景象,以船夫和行人表現了人的情緒,通過對比描繪了動與靜、自然與人文之間的落差。詩人通過這種對比,表達了對城市生活的煩惱和對大自然的向往。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寫出了深沉的思考,通過對細節的描繪,展現了對人與自然關系的細致觀察和思考。同時,通過對槐花的描繪,更加凸顯了城市與自然的對立與共生,呈現出一種哲思的意境。
“云含黑雨日西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xíng
江行
làng cù qīng shān jiāng běi àn, yún hán hēi yǔ rì xī biān.
浪蹙青山江北岸,云含黑雨日西邊。
zhōu rén ǒu yǔ yōu fēng sè,
舟人偶語憂風色,
xíng kè wú liáo bà zhòu mián.
行客無聊罷晝眠。
zhēng shì huái huā jiǔ qú lǐ, mǎ tí ān wěn màn chuí biān.
爭似槐花九衢里,馬蹄安穩慢垂鞭。
“云含黑雨日西邊”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