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卑嘗恨足牽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格卑嘗恨足牽仍”全詩
入意云山輸畫匠,動人風月羨琴僧。
南朝峻潔推弘景,東晉清狂數季鷹。
惆悵后塵流落盡,自拋懷抱醉懵騰。
分類:
作者簡介(韓偓)

韓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國唐代詩人。乳名冬郎,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陜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贊其詩是“雛鳳清于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后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格卑》韓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格卑》是一首唐代的詩詞,作者是韓偓。詩意表達了詩人對于自己格局的不滿和對于高遠境界的向往。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格卑嘗恨足牽仍,欲學忘情似不能。
嘗試改變自己的格局,但卻覺得越來越束縛,想要忘卻過去的情感,卻仿佛做不到。
入意云山輸畫匠,動人風月羨琴僧。
對于追求內心富有意境的云山景色,感覺自己比不上畫家;對于迷人的風月之景,也羨慕能夠自在琴棋書畫的僧人。
南朝峻潔推弘景,東晉清狂數季鷹。
南朝時期有峻潔推崇名士弘景的風氣,東晉時期有清狠敏捷的數季鷹,都是當時令人向往的人物和形象。
惆悵后塵流落盡,自拋懷抱醉懵騰。
對過去的往事感到惆悵和遺憾,但當一切都已成為過去時,他拋棄了過往的思緒,沉醉在自己的迷茫和空虛之中。
整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自己格局的不滿和對于高遠境界的向往。他渴望能夠超脫現實的束縛,進入云山畫境和風月之間,享受自在和寧靜的心靈空間。雖然他思念過去的情感和回憶,但對于過去的一切,他選擇了拋棄和忘卻,投身于一種自我迷失和沉醉的狀態中。這種不滿和迷茫在唐代文人中是非常常見的心情,體現了他們對于現實困境的無奈和對于心靈境界的追求。
“格卑嘗恨足牽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é bēi
格卑
gé bēi cháng hèn zú qiān réng, yù xué wàng qíng shì bù néng.
格卑嘗恨足牽仍,欲學忘情似不能。
rù yì yún shān shū huà jiàng,
入意云山輸畫匠,
dòng rén fēng yuè xiàn qín sēng.
動人風月羨琴僧。
nán cháo jùn jié tuī hóng jǐng, dōng jìn qīng kuáng shù jì yīng.
南朝峻潔推弘景,東晉清狂數季鷹。
chóu chàng hòu chén liú luò jǐn, zì pāo huái bào zuì měng téng.
惆悵后塵流落盡,自拋懷抱醉懵騰。
“格卑嘗恨足牽仍”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