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色方妍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景色方妍媚”全詩
寶香爐上爇,金磬佛前敲。
蔓草棱山徑,晴云拂樹梢。
支公禪寂處,時有鶴來巢。
分類:
作者簡介(韓偓)

韓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國唐代詩人。乳名冬郎,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陜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贊其詩是“雛鳳清于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后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永明禪師房》韓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永明禪師房》描繪了一個禪師房的景象。作者韓偓在詩中用簡潔的語言描繪出了一幅幽靜的禪林圖景。
中文譯文:
景色方妍媚,
尋真出近郊。
寶香爐上爇,
金磬佛前敲。
蔓草棱山徑,
晴云拂樹梢。
支公禪寂處,
時有鶴來巢。
詩意:
《永明禪師房》以樸實的文字表達了禪室的美景和恬靜祥和的氛圍。詩人通過描繪清澈明亮的景色,尋求真實和內心的靜謐。香爐上升起的寶香,佛前的金磬敲擊,以及山徑上爬滿蔓草的景象,共同構成了一個安詳寧靜的場景。禪師充滿禪定的氛圍,鶴常常飛來巢于此,顯示了禪室的和諧與寧靜。
賞析:
這首詩使用簡練明了的語言,直接描繪了禪師房的景象,給人以清新寧靜的感受。通過描述清晨的景色、爐香和金磬聲,詩人使讀者感受到了寧靜與祥和的氛圍,潛移默化地引導人們尋求內心的平和。詩中的蔓草、棱山與晴云拂樹梢的描繪,增添了一份自然樸素之美。最后一句“時有鶴來巢”表達了作為禪室的寂靜之地,產生一種神秘美和超越之感。整首詩字字珠璣,語言簡練而不簡單,給人以悠然自得的禪意。
“景色方妍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míng chán shī fáng
永明禪師房
jǐng sè fāng yán mèi, xún zhēn chū jìn jiāo.
景色方妍媚,尋真出近郊。
bǎo xiāng lú shàng ruò, jīn qìng fú qián qiāo.
寶香爐上爇,金磬佛前敲。
màn cǎo léng shān jìng, qíng yún fú shù shāo.
蔓草棱山徑,晴云拂樹梢。
zhī gōng chán jì chù, shí yǒu hè lái cháo.
支公禪寂處,時有鶴來巢。
“景色方妍媚”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