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含白露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先含白露風”全詩
道束懸崖半,橋欹絕澗中。
仰攀人屢息,直下騎才通。
泥擁奔蛇徑,云埋伏獸叢。
星躔牛斗北,地脈象牙東。
開塞隨行變,高深觸望同。
江聲連驟雨,日氣抱殘虹。
未改朱明律,先含白露風。
堅貞深不憚,險澀諒難窮。
有異登臨賞,徒為造化功。
分類:
作者簡介(杜審言)

杜審言(約645-708),字必簡,漢族,中國唐朝襄州襄陽人,是大詩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進士,唐中宗時,因與張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東南)。曾任隰城尉、洛陽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館直學士,少與李嶠、崔融、蘇味道齊名,稱“文章四友”,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樸素自然。其五言律詩,格律謹嚴。
《度石門山》杜審言 翻譯、賞析和詩意
度石門山
石門千仞斷,迸水落遙空。
道束懸崖半,橋欹絕澗中。
仰攀人屢息,直下騎才通。
泥擁奔蛇徑,云埋伏獸叢。
星躔牛斗北,地脈象牙東。
開塞隨行變,高深觸望同。
江聲連驟雨,日氣抱殘虹。
未改朱明律,先含白露風。
堅貞深不憚,險澀諒難窮。
有異登臨賞,徒為造化功。
中文譯文:
穿越石門山
石門高聳,千仞斷崖,瀑布水從高處飛流落空。
山道緊束懸崖半壁,石橋橫臥跨越在一道深澗中。
抬頭攀登,人們常需歇息,眺望遠處險峻的路途。
沿著泥濘的小徑,蛇在其中迅速穿行,云霧籠罩著密布的獸叢。
北方的星座在天空中閃耀,象牙般的山脈延伸東方。
開辟前進的道路隨行而變,高深的山峰與遠景交融在一起。
江水的聲音如同暴雨般洶涌,太陽氣息中夾雜著殘留的彩虹。
朱明的律法尚未改變,初秋的風中已帶有白露的氣息。
堅定而勇敢地行進,險峻和艱澀也無法阻擋。
體驗不同的登頂欣賞,這才是意在體悟造化之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登臨石門山的壯麗景色和困難險阻。詩人以生動的描寫方式展示了險峻的山勢、流瀉如飛的瀑布、道路的陡峭、橋梁的危險等,體現了大自然的壯麗和人類征服自然的勇氣。同時,詩人也通過描述北斗星的位置和象牙般的山脈,暗示了這座山的高聳和山勢的雄偉。詩的結尾指出登山并非單純為了賞景,而是要體悟造化之功,體驗不同的境界。整首詩以景寫情,意境幽遠,富有深意,反映了詩人對山川的熱愛和追求,表達了對理想和人生奮斗的思考。
“先含白露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ù shí mén shān
度石門山
shí mén qiān rèn duàn, bèng shuǐ luò yáo kōng.
石門千仞斷,迸水落遙空。
dào shù xuán yá bàn, qiáo yī jué jiàn zhōng.
道束懸崖半,橋欹絕澗中。
yǎng pān rén lǚ xī, zhí xià qí cái tōng.
仰攀人屢息,直下騎才通。
ní yōng bēn shé jìng, yún mái fú shòu cóng.
泥擁奔蛇徑,云埋伏獸叢。
xīng chán niú dòu běi, dì mài xiàng yá dōng.
星躔牛斗北,地脈象牙東。
kāi sāi suí háng biàn, gāo shēn chù wàng tóng.
開塞隨行變,高深觸望同。
jiāng shēng lián zhòu yǔ, rì qì bào cán hóng.
江聲連驟雨,日氣抱殘虹。
wèi gǎi zhū míng lǜ, xiān hán bái lòu fēng.
未改朱明律,先含白露風。
jiān zhēn shēn bù dàn, xiǎn sè liàng nán qióng.
堅貞深不憚,險澀諒難窮。
yǒu yì dēng lín shǎng, tú wèi zào huà gōng.
有異登臨賞,徒為造化功。
“先含白露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