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莫藏行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路莫藏行跡”全詩
未知融結判,唯見混茫包。
路莫藏行跡,林難出樹梢。
氣應封獸穴,險必墮禽巢。
影密燈回照,聲繁竹送敲。
玩宜蘇讓點,餐稱蜜勻抄。
結凍防魚躍,黏沙費馬跑。
爐寒資爇荻,屋暖賴編茅。
遠不分山疊,低宜失地坳。
闌干高百尺,新霽若為拋。
分類:
作者簡介(吳融)

吳融,唐代詩人。字子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吳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復三年(903),享年五十四歲。他生當晚唐后期,一個較前期更為混亂、矛盾、黑暗的時代,他死后三年,曾經盛極一時的大唐帝國也就走入歷史了,因此,吳融可以說是整個大唐帝國走向滅亡的見證者之一。
《賦雪》吳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賦雪
一夜陰風度,平明顥氣交。
未知融結判,唯見混茫包。
路莫藏行跡,林難出樹梢。
氣應封獸穴,險必墮禽巢。
影密燈回照,聲繁竹送敲。
玩宜蘇讓點,餐稱蜜勻抄。
結凍防魚躍,黏沙費馬跑。
爐寒資爇荻,屋暖賴編茅。
遠不分山疊,低宜失地坳。
闌干高百尺,新霽若為拋。
中文譯文:
寫雪
一夜陰風過去,早晨明亮的陽氣交匯在一起。
未知雪花融化的程度如何,只能看到茫茫一片白。
道路上無法看清行走的痕跡,樹木的頂端難以穿過。
冰雪封住了獸穴,危險卻將鳥巢摧毀。
影子在燈光下變得密集,竹葉傳來繁密的敲擊聲。
欣賞雪景,應該點燃蘇州的香爐,在溫暖的屋子里品味甜蜜的點心。
冰凍的河面會阻止魚兒躍起,粘住馬蹄費力疾馳。
爐火熄滅,靠著燒草棚取暖;房屋溫暖,依靠編茅草搭建。
遠處的山巒不再分明,低洼地容易埋沒。
窗戶的橫梁高達百尺,新晴空仿佛舍棄了一切。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寫雪為主題,通過描繪雪后的情景,展現了大自然的神奇變化和豐富多樣的景色。全詩運用了大量的對比和寫景手法,精細描繪了雪后的景象。
首先,詩人用“一夜陰風度,平明顥氣交”來描述陰風過夜后,清晨陽光明亮的景象。這里通過對比天氣的變化,突出了雪后的明朗和清新。
其次,詩人寫道“未知融結判,唯見混茫包”,暗示著雪花融化后形成的模糊的景象。同時,詩人也以兒童般的好奇心,渴望知道雪花融化后的樣子。
接著,詩人寫到“路莫藏行跡,林難出樹梢”,描述了雪后道路上無法辨認出行人的腳印,樹木也被厚厚的積雪覆蓋。這種景象給人一種寒冷、封閉的感覺,也表達了雪花的美與力量。
然后,詩人通過描繪“影密燈回照,聲繁竹送敲”,展現了雪后的景象。影子在燈光下顯得更加密集,竹葉與雪花的碰撞發出清脆的敲擊聲,給人帶來音樂般的美感。
最后,詩人用“闌干高百尺,新霽若為拋”來形容窗戶的橫梁高達百尺,清晨的晴空仿佛舍棄了一切。這里通過描寫窗戶的高度和新晴空的明朗,表達了雪后的清新和寧靜。
總的來說,《賦雪》通過對雪后景象的描繪,展現了獨特的美感和神奇的自然變化。詩人運用了豐富的形象和對比手法,使整首詩充滿了生動的畫面感,給人以美好的感受。
“路莫藏行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xuě
賦雪
yī yè yīn fēng dù, píng míng hào qì jiāo.
一夜陰風度,平明顥氣交。
wèi zhī róng jié pàn, wéi jiàn hùn máng bāo.
未知融結判,唯見混茫包。
lù mò cáng xíng jī, lín nán chū shù shāo.
路莫藏行跡,林難出樹梢。
qì yīng fēng shòu xué, xiǎn bì duò qín cháo.
氣應封獸穴,險必墮禽巢。
yǐng mì dēng huí zhào, shēng fán zhú sòng qiāo.
影密燈回照,聲繁竹送敲。
wán yí sū ràng diǎn, cān chēng mì yún chāo.
玩宜蘇讓點,餐稱蜜勻抄。
jié dòng fáng yú yuè, nián shā fèi mǎ pǎo.
結凍防魚躍,黏沙費馬跑。
lú hán zī ruò dí, wū nuǎn lài biān máo.
爐寒資爇荻,屋暖賴編茅。
yuǎn bù fēn shān dié, dī yí shī dì ào.
遠不分山疊,低宜失地坳。
lán gān gāo bǎi chǐ, xīn jì ruò wéi pāo.
闌干高百尺,新霽若為拋。
“路莫藏行跡”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