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情自古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忘情自古稀”全詩
獨開青嶂路,閑掩白云扉。
石累千層險,泉分一帶微。
棟危猿競下,檐回鳥爭歸。
煙冷茶鐺靜,波香蘭舸飛。
好移鐘阜蓼,莫種首陽薇。
樹密含輕霧,川空漾薄暉。
芝泥看只捧,蕙帶且休圍。
東郭鄰穿履,西林近衲衣。
瓊瑤一百字,千古見清機。
分類:
作者簡介(吳融)

吳融,唐代詩人。字子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吳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復三年(903),享年五十四歲。他生當晚唐后期,一個較前期更為混亂、矛盾、黑暗的時代,他死后三年,曾經盛極一時的大唐帝國也就走入歷史了,因此,吳融可以說是整個大唐帝國走向滅亡的見證者之一。
《和睦州盧中丞題茅堂十韻》吳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睦州盧中丞題茅堂十韻》的中文譯文是:
有德之士在當今社會非常重要,忘情自古以來稀有。
獨自開辟通往青山的路,悠然地關閉白云為門。
茅堂上面是堆積如山的石頭,泉水細微的一道分隔。
危巖上的猿猴們爭相跳下,屋檐上的鳥兒競相歸巢。
茶館里的煙霧環繞,蘭花船在波浪中飛行。
好比鐘山的蓼菜,不要種植到首陽的薇草。
樹木茂密中藏著輕霧,川流空曠中泛著淡淡的光輝。
珍貴的草藥應該小心翼翼地供奉,香氣襲人的蘭帶應該謹慎取舍。
東郭鄰居穿著木鞋,西林附近的人穿著麻衣。
瓊瑤寫了一百個字,千年來仍可見到其深意。
這首詩以精煉而自然的語言描繪了一座茅堂的景象,通過具象的描寫傳達了詩人對德行和淡泊的向往。茅堂所在的山林之中,路途險峻,石縫中涌出的泉水微不可見,展現了隱逸之地的偏僻與寧靜。猿猴跳下險峰,鳥兒歸巢白云之中,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機和活力。茶館中環繞的煙霧和花船在水波中飛行,表達了詩人對閑逸生活的向往。詩人還通過植物的象征意義,表達了對珍貴品質的珍重和對浮華的警示。最后一句詩中,以簡潔的字數表達了詩人深刻的思考,認為這首詩表達的價值觀可超越時空,給人以啟迪和教益。整首詩以平易近人的語言描繪出壯麗而寧靜的山林景色,通過景物的描寫傳遞了對德行和閑逸生活的贊美。
“忘情自古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mù zhōu lú zhōng chéng tí máo táng shí yùn
和睦州盧中丞題茅堂十韻
yǒu shì dāng jīn zhòng, wàng qíng zì gǔ xī.
有士當今重,忘情自古稀。
dú kāi qīng zhàng lù, xián yǎn bái yún fēi.
獨開青嶂路,閑掩白云扉。
shí lèi qiān céng xiǎn, quán fēn yí dài wēi.
石累千層險,泉分一帶微。
dòng wēi yuán jìng xià, yán huí niǎo zhēng guī.
棟危猿競下,檐回鳥爭歸。
yān lěng chá dāng jìng, bō xiāng lán gě fēi.
煙冷茶鐺靜,波香蘭舸飛。
hǎo yí zhōng fù liǎo, mò zhǒng shǒu yáng wēi.
好移鐘阜蓼,莫種首陽薇。
shù mì hán qīng wù, chuān kōng yàng báo huī.
樹密含輕霧,川空漾薄暉。
zhī ní kàn zhǐ pěng, huì dài qiě xiū wéi.
芝泥看只捧,蕙帶且休圍。
dōng guō lín chuān lǚ, xī lín jìn nà yī.
東郭鄰穿履,西林近衲衣。
qióng yáo yī bǎi zì, qiān gǔ jiàn qīng jī.
瓊瑤一百字,千古見清機。
“忘情自古稀”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