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謾勞筋力趨丹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謾勞筋力趨丹鳳”全詩
祖竹定欺檐雪折,稚杉應拂棟云齊。
謾勞筋力趨丹鳳,可有文詞詠碧雞。
此別更無閑事囑,北山高處謝猿啼。
分類:
作者簡介(吳融)

吳融,唐代詩人。字子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吳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復三年(903),享年五十四歲。他生當晚唐后期,一個較前期更為混亂、矛盾、黑暗的時代,他死后三年,曾經盛極一時的大唐帝國也就走入歷史了,因此,吳融可以說是整個大唐帝國走向滅亡的見證者之一。
《送弟東歸》吳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弟東歸》是唐代吳融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以送弟弟離別為題材,表達了自己對親人離去的感傷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偶然拿起麟筆侍奉金閨,
曾經憧憬在故鄉待了三年。
祖父種下的竹子豈會欺騙我,
稚嫩的杉樹應該輕拂屋檐云。
真是辛苦了奔波追隨著貴妃,
有沒有作詩歌贊美那雄雞?
離別之際再無其他事情要交待,
我在北山的高處向猿猴道別。
詩詞的主題為送別,詩人通過對離別的描寫,表達對親人遠行的離愁別緒。首句寫詩人偶然拿起麟筆,侍奉金閨,抓住機會為貴妃寫詩。第二句點明詩人的夢想,希望在故鄉待上三年。接下來的兩句寫詩人對家鄉的懷念之情,希望祖父種下的竹子和杉樹能夠安慰自己的離愁。接著,詩人向自己追隨的貴妃致以崇敬之情,希望貴妃能夠寫詩贊美藍雞。最后兩句表達出在別離之際再無其他交待之事,詩人在北山高處向猿猴告別,既有對親人的別離之情,也有對故鄉的告別之意。
整首詩詞抒發了詩人對親人離別的思念之情,同時表達了對故鄉的歸思和希望。通過描繪家鄉的竹子、杉樹和山猿,詩人表達了對故鄉的懷念和離愁別緒,體現了唐代詩人常常表達的離別情感,給讀者帶來一種深深的思鄉之情。
“謾勞筋力趨丹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dì dōng guī
送弟東歸
ǒu chí lín bǐ shì jīn guī, mèng xiǎng sān nián zài gù xī.
偶持麟筆侍金閨,夢想三年在故溪。
zǔ zhú dìng qī yán xuě zhé,
祖竹定欺檐雪折,
zhì shān yīng fú dòng yún qí.
稚杉應拂棟云齊。
mán láo jīn lì qū dān fèng, kě yǒu wén cí yǒng bì jī.
謾勞筋力趨丹鳳,可有文詞詠碧雞。
cǐ bié gèng wú xián shì zhǔ, běi shān gāo chù xiè yuán tí.
此別更無閑事囑,北山高處謝猿啼。
“謾勞筋力趨丹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