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澄明見底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片澄明見底空”全詩
有日晴來云襯白,幾時吹落葉浮紅。
香啼蓼穗娟娟露,乾動蓮莖淅淅風。
凌曉無端照衰發,便悲霜雪鏡光中。
分類:
作者簡介(吳融)

吳融,唐代詩人。字子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吳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復三年(903),享年五十四歲。他生當晚唐后期,一個較前期更為混亂、矛盾、黑暗的時代,他死后三年,曾經盛極一時的大唐帝國也就走入歷史了,因此,吳融可以說是整個大唐帝國走向滅亡的見證者之一。
《秋池》吳融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池》
冷涵秋水碧溶溶,
一片澄明見底空。
有日晴來云襯白,
幾時吹落葉浮紅。
香啼蓼穗娟娟露,
乾動蓮莖淅淅風。
凌曉無端照衰發,
便悲霜雪鏡光中。
中文譯文:
秋水冷冽,碧綠如玉,
一片澄澈,底部空空。
陽光明媚,云霧映白,
不知何時,飄落紅葉。
蓼花香哭,蘆穗嬋娟,露水潤濕,
蓮莖干燥,微風沙沙。
清晨早露,無緣無端照映衰發,
于是感慨起來,冰霜雪花在鏡中閃爍。
詩意:這首詩以秋池為背景,表現了秋天的景色和氛圍。作者通過描繪冷澀的秋水、紅葉飄落、蓼花香哭、蓮莖干燥等景象,展示了秋天的凄涼和寂寥。詩中還表達了作者對時間的感嘆和對歲月流逝的悲傷之情。
賞析:《秋池》用簡練而生動的語言,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色和氛圍,刻畫了秋天的凄涼和寂寥。作者通過形容秋水碧綠、澄澈見底,以及落葉紅飄、蓼花香哭等景象,展示了秋天的韻味和深情。詩中的一些描寫如“一片澄明見底空”、“不知何時,飄落紅葉”等,給人一種幽遠、悲涼之感。最后兩句“凌曉無端照衰發,便悲霜雪鏡光中”,用光影的對比凸顯了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凋零不堪,給讀者帶來一種對歲月流逝的感傷和思考。整首詩字字珠璣,句句鏗鏘有力,給人以強烈的冷峻感受。
“一片澄明見底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chí
秋池
lěng hán qiū shuǐ bì róng róng, yī piàn chéng míng jiàn dǐ kōng.
冷涵秋水碧溶溶,一片澄明見底空。
yǒu rì qíng lái yún chèn bái,
有日晴來云襯白,
jǐ shí chuī luò yè fú hóng.
幾時吹落葉浮紅。
xiāng tí liǎo suì juān juān lù, gān dòng lián jīng xī xī fēng.
香啼蓼穗娟娟露,乾動蓮莖淅淅風。
líng xiǎo wú duān zhào shuāi fā, biàn bēi shuāng xuě jìng guāng zhōng.
凌曉無端照衰發,便悲霜雪鏡光中。
“一片澄明見底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