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從來無本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是從來無本根”出自唐代吳融的《壁畫折竹雜言》,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bú shì cóng lái wú běn gēn,詩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不是從來無本根”全詩
《壁畫折竹雜言》
枯纏藤,重欹雪。
渭曲逢,湘江別。
不是從來無本根,畫工取勢教摧折。
渭曲逢,湘江別。
不是從來無本根,畫工取勢教摧折。
分類:
作者簡介(吳融)

吳融,唐代詩人。字子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吳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復三年(903),享年五十四歲。他生當晚唐后期,一個較前期更為混亂、矛盾、黑暗的時代,他死后三年,曾經盛極一時的大唐帝國也就走入歷史了,因此,吳融可以說是整個大唐帝國走向滅亡的見證者之一。
《壁畫折竹雜言》吳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壁畫折竹雜言》是一首唐代吳融所作的詩詞。詩中寫道:枯纏藤,重欹雪。渭曲逢,湘江別。這里描述了折斷的竹子像枯纏在藤上一樣,壓得很重;又像是積雪綿厚。詩人通過描述這種形象,暗喻了人生中的挫折與困難。
接下來,詩中寫到:不是從來無本根,畫工取勢教摧折。這里指出,折斷的竹子并非一開始就沒有根基,而是畫工刻意取勢折斷。這里的竹子也可以象征個人的才華和志向,并表達了詩人對于這些被扼殺的才華和志向的無奈之情。
整首詩以寫竹子折斷為主線,寓意人生的挫折和傷痛。這種痛苦的經歷來源于外部的力量,而非個人本身的弱點。通過描寫竹子的折斷,詩人渲染了一種對于命運的無奈和對于被壓迫的個人才華和志向的悲傷。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困境的感慨,通過寫竹子的折斷形象,傳達了詩人的無奈和悲傷之情。
“不是從來無本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 huà zhé zhú zá yán
壁畫折竹雜言
kū chán téng, zhòng yī xuě.
枯纏藤,重欹雪。
wèi qū féng, xiāng jiāng bié.
渭曲逢,湘江別。
bú shì cóng lái wú běn gēn,
不是從來無本根,
huà gōng qǔ shì jiào cuī shé.
畫工取勢教摧折。
“不是從來無本根”平仄韻腳
拼音:bú shì cóng lái wú běn gēn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不是從來無本根”的相關詩句
“不是從來無本根”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不是從來無本根”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不是從來無本根”出自吳融的 《壁畫折竹雜言》,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