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應認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武威應認得”全詩
綠衣猶偪畫,丹頂尚迷真。
暗淡云沈古,青蒼蘚剝新。
映襟知惹淚,侵韉想縈塵。
掣曳無由睹,流傳久自珍。
武威應認得,牽挽幾當春。
分類:
作者簡介(吳融)

吳融,唐代詩人。字子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吳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復三年(903),享年五十四歲。他生當晚唐后期,一個較前期更為混亂、矛盾、黑暗的時代,他死后三年,曾經盛極一時的大唐帝國也就走入歷史了,因此,吳融可以說是整個大唐帝國走向滅亡的見證者之一。
《古錦裾六韻(錦上有鸚鵡、鶴,陸處士有序)》吳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古錦裾六韻(錦上有鸚鵡、鶴,陸處士有序)》是吳融的一首唐代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美麗而古老的畫卷,寓意著歲月的變遷和人事的悲歡。
詩詞的中文譯文:
洗滌清澈水何時,隨風而來的人在哪里。
綠衣仿佛還是畫上的景象,紅頂仍舊迷失了真實的本質。
昏暗的云沉沒了古老,青蒼的苔蘚剝落了新生。
映照在胸前知道迎來淚水,侵入在裙邊想起撲灰塵。
拉扯不見存在的時候,傳承了久遠自然珍貴。
武威也應該能認出來,拖引了多少次屬于春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古錦裾為象征,描繪了一幅古老的畫卷,通過對景物和情感的描寫,表達了時光流轉、事物變遷以及個人命運的無常。
詩中以洗滌清澈的水和隨風而來的人,暗示了歲月的流轉和世事的更迭。綠衣和紅頂的描繪,使人產生一種畫上景物仿佛活動的錯覺,同時也表達了對現實世界被虛假掩蓋的感嘆。
詩中描述的昏暗的云和剝落的苔蘚,象征著歲月對古物的磨損和時光的沉淀。胸前的淚水和裙邊的塵土,暗示了情感的波動和個人經歷的沉淀。
詩末的武威和春天的描寫,暗示了名士陸處士對于時光流逝和歲月變遷的認知和感悟。
整首詩以細膩而凄美的筆觸描繪了一幅悠遠而迷離的畫卷,以物象寫人,融入情感,給人以時光撫摸和歲月留痕的感觸。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于現實世界虛偽和變遷的思考,以及對于自然和個人情感的期盼與珍惜。
“武威應認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ǔ jǐn jū liù yùn jǐn shàng yǒu yīng wǔ hè, lù chǔ shì yǒu xù
古錦裾六韻(錦上有鸚鵡、鶴,陸處士有序)
zhuó shuǐ jīng hé rì, suí fēng gù yǒu rén.
濯水經何日,隨風故有人。
lǜ yī yóu bī huà, dān dǐng shàng mí zhēn.
綠衣猶偪畫,丹頂尚迷真。
àn dàn yún shěn gǔ, qīng cāng xiǎn bō xīn.
暗淡云沈古,青蒼蘚剝新。
yìng jīn zhī rě lèi, qīn jiān xiǎng yíng chén.
映襟知惹淚,侵韉想縈塵。
chè yè wú yóu dǔ, liú chuán jiǔ zì zhēn.
掣曳無由睹,流傳久自珍。
wǔ wēi yīng rèn de, qiān wǎn jǐ dāng chūn.
武威應認得,牽挽幾當春。
“武威應認得”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