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國煙花想已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故國煙花想已殘”全詩
少婦不知歸不得,朝朝應上望夫山。
盧龍塞外草初肥,雁乳平蕪曉不飛。
鄉國近來音信斷,至今猶自著寒衣。
八月霜飛柳半黃,蓬根吹斷雁南翔。
隴頭流水關山月,泣上龍堆望故鄉。
朔風吹雪透刀瘢,飲馬長城窟更寒。
半夜火來知有敵,一時齊保賀蘭山。
分類:
作者簡介(盧汝弼)
盧汝弼,字子諧,范陽人。景福進士。今存詩八首。(《才調集》作盧弼),登進士第,以祠部員外郎、知制誥,從昭宗遷洛。后依李克用,克用表為節度副使。其詩語言精麗清婉,辭多悲氣。詩八首,皆是佳作,尤以《秋夕寓居精舍書事》和《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其四)兩首為最善。《秋夕寓居精舍書事》寫秋日鄉思,依情取景所取景物包括“苔階葉”、“滿城杵”、“蟏蛸網”、“蟋蟀聲”等),以景襯情,寫得情景交融,感人至深。《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寫邊庭生活,一片悲氣彌漫之中又含著雄壯,十分動人心魄。
《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盧汝弼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盧汝弼。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風昨夜到榆關,
故國煙花想已殘。
少婦不知歸不得,
朝朝應上望夫山。
春風吹拂著昨夜到達榆關的消息,
我想起了煙花,仿佛已經殘落了。
年輕的婦人不知道何時能回到故國,
每天都要上望夫山期盼丈夫的歸來。
盧龍塞外草初肥,
雁乳平蕪曉不飛。
鄉國近來音信斷,
至今猶自著寒衣。
盧龍塞外的草原初春已經肥美,
雁兒的乳汁在平原上晶瑩剔透,但卻不再飛翔。
鄉國近來音信中斷,
至今我仍舊穿著單薄的寒衣。
八月霜飛柳半黃,
蓬根吹斷雁南翔。
隴頭流水關山月,
泣上龍堆望故鄉。
八月里霜雪飄飛,柳樹已經凋黃,
蓬草的根被風吹斷,雁兒南飛的道路被切斷。
隴頭的流水與關山的月光,
讓我傷心地望著龍堆,盼望著我的故鄉。
朔風吹雪透刀瘢,
飲馬長城窟更寒。
半夜火來知有敵,
一時齊保賀蘭山。
朔風吹雪穿透刀疤傷痕,
騎著馬在長城的窟窿中更加寒冷。
半夜里敵人的火光來臨,我知道有敵,
一時間大家齊心合力保衛賀蘭山。
這首詩詞描繪了邊塞的凄涼和戰亂的景象。詩人通過描寫春風、煙花、草原、雁兒、流水、關山等自然景物,表達了對故國的思念和對家園的眷戀。詩中的女子代表了邊塞的婦人,她們在戰亂中失去了歸鄉的機會,每天都期盼著丈夫的歸來。詩中還描寫了邊塞的艱苦環境和戰斗的場面,展現了作者對家園的深情厚意和對保衛家園的決心。
這首詩詞通過凄美的描寫和深情的表達,抒發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和對邊塞生活的感慨,同時也展示了邊塞戰士的英勇和對家園的堅守。
“故國煙花想已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lǐ xiù cái biān tíng sì shí yuàn
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
chūn fēng zuó yè dào yú guān, gù guó yān huā xiǎng yǐ cán.
春風昨夜到榆關,故國煙花想已殘。
shào fù bù zhī guī bù dé, zhāo zhāo yīng shàng wàng fū shān.
少婦不知歸不得,朝朝應上望夫山。
lú lóng sài wài cǎo chū féi, yàn rǔ píng wú xiǎo bù fēi.
盧龍塞外草初肥,雁乳平蕪曉不飛。
xiāng guó jìn lái yīn xìn duàn, zhì jīn yóu zì zhe hán yī.
鄉國近來音信斷,至今猶自著寒衣。
bā yuè shuāng fēi liǔ bàn huáng, péng gēn chuī duàn yàn nán xiáng.
八月霜飛柳半黃,蓬根吹斷雁南翔。
lǒng tóu liú shuǐ guān shān yuè, qì shàng lóng duī wàng gù xiāng.
隴頭流水關山月,泣上龍堆望故鄉。
shuò fēng chuī xuě tòu dāo bān, yìn mǎ cháng chéng kū gèng hán.
朔風吹雪透刀瘢,飲馬長城窟更寒。
bàn yè huǒ lái zhī yǒu dí, yī shí qí bǎo hè lán shān.
半夜火來知有敵,一時齊保賀蘭山。
“故國煙花想已殘”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