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遇應關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未遇應關命”全詩
若待雪消去,自然春到來。
出城人跡少,向暮鳥聲哀。
未遇應關命,侯門處處開。
作者簡介(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雪中別詩友》杜荀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雪中別詩友》
朝代:唐代
作者:杜荀鶴
酒寒無小戶,請滿酌行杯。
若待雪消去,自然春到來。
出城人跡少,向暮鳥聲哀。
未遇應關命,侯門處處開。
中文譯文:
在寒冷的天氣里,沒有小戶人家,讓我們盡情暢飲。
如果等待雪消融,春天自然會到來。
離開城市,人的足跡變得稀少,聽著黃昏時鳥兒的悲鳴。
尚未遇到應有的重用和關照,但侯門卻到處敞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荀鶴的作品,描繪了在雪中與詩友分別的情景。詩中透露出孤寂和無奈的情感,同時也抒發了對未來希望的憧憬。
首先,詩人描述了寒冷的氣候,以及在這樣的寒冷天氣里,沒有小戶人家(沒有宴客的地方),詩人希望盡情暢飲,享受友誼和詩酒共鳴的樂趣。
接著,詩人寄望于雪消融,預示著寒冷的冬天即將過去,春天將會到來。這里的雪可以被視為困難、阻礙或困境,而春天則象征著希望和新的開始。詩人表達了對未來的樂觀態度,相信困境將會過去,好事將會到來。
接下來,詩人離開城市,發現人的足跡變得稀少,黃昏時鳥兒的悲鳴成為唯一的聲音。這里的描寫營造了一種寂靜和孤獨的氛圍,也暗示了詩人的孤獨和無依。
最后,詩人提到自己尚未得到應有的重用和關照,但侯門卻到處敞開。這里的侯門可以理解為高官顯貴的門戶,暗示詩人仍然希望能夠得到機會和認可。詩人通過這樣的描寫表達了自己的心境,他渴望能夠被賞識和重用。
整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寒冷的描繪、對未來的期待、對孤獨的感知以及對機遇的渴望,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同時,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詩人將個人的情感與自然景色相融合,給人以深厚的意境感受。
“未遇應關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uě zhōng bié shī yǒu
雪中別詩友
jiǔ hán wú xiǎo hù, qǐng mǎn zhuó xíng bēi.
酒寒無小戶,請滿酌行杯。
ruò dài xuě xiāo qù, zì rán chūn dào lái.
若待雪消去,自然春到來。
chū chéng rén jī shǎo, xiàng mù niǎo shēng āi.
出城人跡少,向暮鳥聲哀。
wèi yù yīng guān mìng, hóu mén chǔ chù kāi.
未遇應關命,侯門處處開。
“未遇應關命”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