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船鬢未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登船鬢未絲”全詩
直應天上桂,別有海東枝。
國界波窮處,鄉心日出時。
西風送君去,莫慮到家遲。
分類:
作者簡介(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送賓貢登第后歸海東》杜荀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賓貢登第后歸海東》
歸捷中華第,登船鬢未絲。
直應天上桂,別有海東枝。
國界波窮處,鄉心日出時。
西風送君去,莫慮到家遲。
中文譯文:
送你登上東方之地,
你上船時鬢角還未留白。
你的成功應該得到上天的桂冠,
像東方的樹枝一樣美麗。
到達國境的盡頭,
我的思念在清晨萬里之外。
西風將你送離,
不要擔心到家會晚。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荀鶴寫給賓貢的送別之作。賓貢是高分考中進士的貢生,他在中華考試中獲得了出色的成績,因此被派往東方地區工作。詩人贊頌了賓貢的成功,并表達了自己的思念之情。
詩中的“歸捷中華第”指的是賓貢在科舉考試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成功歸國。詩人說賓貢登船時鬢發還未留白,意味著他還很年輕,處于壯年之時。
接著,詩人用“直應天上桂,別有海東枝”來贊揚賓貢的卓越才華和品德。桂指桂冠,象征出類拔萃,而“別有海東枝”則意味著賓貢在東方地區會有新的發展和成就。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表達了對賓貢的思念之情。他描述了賓貢離開祖國、到達國界的情景,但他告訴賓貢不要擔心歸家會晚,因為西風會將他送回家鄉。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賓貢的祝福和思念。詩人用押韻的形式將祝福和思念嵌入其中,使得詩意更加動人。這首詩也展示了盛唐時期文人士大夫對科舉制度的重視和對優秀人才的贊譽。
“登船鬢未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bīn gòng dēng dì hòu guī hǎi dōng
送賓貢登第后歸海東
guī jié zhōng huá dì, dēng chuán bìn wèi sī.
歸捷中華第,登船鬢未絲。
zhí yìng tiān shàng guì, bié yǒu hǎi dōng zhī.
直應天上桂,別有海東枝。
guó jiè bō qióng chù, xiāng xīn rì chū shí.
國界波窮處,鄉心日出時。
xī fēng sòng jūn qù, mò lǜ dào jiā chí.
西風送君去,莫慮到家遲。
“登船鬢未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