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竟如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溪山竟如此”全詩
惟憑野老口,不立政聲碑。
苦甚求名日,貧于未選時。
溪山竟如此,利得且吟詩。
分類:
作者簡介(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贈秋浦金明府長》杜荀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秋浦金明府長》一詩是杜荀鶴所作,描繪了金明府長在秋浦郡任職期間的困境和無奈。詩意深沉,表達了詩人對仕途上的坎坷和官場的無情的反思和抱怨。
詩中,詩人首先借郭難為宰的字句表達了自己的困境,意指他的才華無法被重用,除非遇到一個特殊情況,否則他的能力和才華無法得到相應的位置和推薦。
然而,即使遇到了一個好的上司,也難以避免私心的干預。詩人表示,只能仰賴鄉下老人的口頭推薦,而政績卻無法形成官場的聲望和評價。
詩人痛苦地強調了自己求名的困境,通過這種貧窮和未被選中的處境,表達了無力破局的無奈和無望。然而,他最終以溪山的美景作為安慰,利用寄情于山水之間,寫下了這首詩。
這首詩詞以深沉的詞句和痛感,表達了詩人在仕途上的挫折和官場的險惡。通過描繪官場的無奈和私心,詩人傳遞了對權力游戲的懷疑和對荒謬的唏噓,同時也展示了對自然山水的詩意抒發。通過對溪山之美的倚賴,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的安慰和對內心的寬慰,以堅持寫下這首詩。整首詩凝聚了杜荀鶴對官場和自然的獨特觀察和深刻思考。
“溪山竟如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qiū pǔ jīn míng fǔ zhǎng
贈秋浦金明府長
yǐ guō nán wéi zǎi, fēi jūn jí yǒu sī.
倚郭難為宰,非君即有私。
wéi píng yě lǎo kǒu, bù lì zhèng shēng bēi.
惟憑野老口,不立政聲碑。
kǔ shén qiú míng rì, pín yú wèi xuǎn shí.
苦甚求名日,貧于未選時。
xī shān jìng rú cǐ, lì dé qiě yín shī.
溪山竟如此,利得且吟詩。
“溪山竟如此”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