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閑未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心閑未得”全詩
家山隨日遠,身事逐年多。
沒雁云橫楚,兼蟬柳夾河。
此心閑未得,到處被詩磨。
分類:
作者簡介(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泗上客思》杜荀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泗上客思》是唐代詩人杜荀鶴的作品。該詩描述了一個離鄉別井、漂泊在外的客人的思念之情。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痛飲復高歌,
心情如此沮喪,只能痛飲來忘卻內心的苦悶,高歌來排遣自己的憂傷。
愁終不奈何。
然而,對于種種憂慮,卻無能為力。
家山隨日遠,
故鄉的山水日漸遠去,
身事逐年多。
個人的事情卻年年增多。
沒雁云橫楚,
湖澤之中飛翔的候鳥又消失于風云之間,
兼蟬柳夾河。
河邊的柳樹下蟲鳴蟬噪,一切環境都充滿了煩躁的聲音。
此心閑未得,
內心的寧靜無法找到,
到處被詩磨。
四處漂泊之時,被長時間的思考折磨。
這首詩以離鄉別井、漂泊在外的客人的思念之情為主題,表達了作者的孤獨無奈和對家鄉的思念。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色以及內心的感受,展現了對故鄉的深切追憶和內心的失落。詩中的痛飲和高歌,表達了作者對生活中苦難的抵抗和排遣,卻無法改變客人寂寞的實際狀況。整首詩抒發了詩人漂泊在外、思鄉之情,以及對未來的困擾,充滿了無奈和煩躁情緒。通過作者細膩且動情的描繪,使得讀者感同身受,思考人生的無常和離愁之苦。
“此心閑未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ì shàng kè sī
泗上客思
tòng yǐn fù gāo gē, chóu zhōng bù nài hé.
痛飲復高歌,愁終不奈何。
jiā shān suí rì yuǎn, shēn shì zhú nián duō.
家山隨日遠,身事逐年多。
méi yàn yún héng chǔ, jiān chán liǔ jiā hé.
沒雁云橫楚,兼蟬柳夾河。
cǐ xīn xián wèi dé, dào chù bèi shī mó.
此心閑未得,到處被詩磨。
“此心閑未得”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