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轉流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因此轉流離”全詩
不聞寬賦斂,因此轉流離。
天意未如是,君心無自欺。
能依四十字,可立德清碑。
分類:
作者簡介(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送人宰德清》杜荀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人宰德清》是唐代杜荀鶴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以寄托情懷的方式表達了對身世坎坷的宰德清的送別之情,并借以表達對亂世時局的失望和對德行高尚的敬佩。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亂世人多事,
耕桑或失時。
不聞寬賦斂,
因此轉流離。
天意未如是,
君心無自欺。
能依四十字,
可立德清碑。
詩詞的詩意主要體現在描繪了亂世之中人們的困境和辛酸。亂世之中,農民的勞作往往無法得到合理的回報,因而不得已轉行離鄉,這種情況與天意不符,但宰德清并沒有自欺欺人,依然堅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則。詩人通過對宰德清的贊賞,表達了對德行高尚的敬佩并將其立于忠誠的人物之列,值得銘記。
在賞析上,詩人通過刻畫亂世時代下的景象,表達了對社會現實的抱怨和不滿。隨著亂世的到來,農民的辛勤勞作往往被庸官污吏所利用,加重了他們的負擔,導致許多人離鄉背井。而宰德清雖然身處困境,卻沒有違背內心的誠實和正直,他守住了自己的原則,并以自己的行為樹立了良好的榜樣。詩人通過對宰德清的稱贊,表達了對這種高尚品質的敬佩,并希望宰德清的行為能夠被后人記住,成為一個典范。
這首詩詞描繪了亂世中人們的困境和杰出個體的崛起,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抱怨和對高尚品質的敬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思考,詩詞展示了人物形象和時代背景,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對社會變遷的痛心和對高尚品德的贊美。整首詩詞既有現實主義的描寫,又有理想主義的追求,使人們在細細品讀中沉浸于詩人的情感和思考中。
“因此轉流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rén zǎi dé qīng
送人宰德清
luàn shì rén duō shì, gēng sāng huò shī shí.
亂世人多事,耕桑或失時。
bù wén kuān fù liǎn, yīn cǐ zhuǎn liú lí.
不聞寬賦斂,因此轉流離。
tiān yì wèi rú shì, jūn xīn wú zì qī.
天意未如是,君心無自欺。
néng yī sì shí zì, kě lì dé qīng bēi.
能依四十字,可立德清碑。
“因此轉流離”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