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隔幾重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尚隔幾重山”全詩
□□□□□,尚隔幾重山。
為旅春風外,懷人夜雨間。
年來疏覽鏡,怕見減朱顏。
分類:
作者簡介(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維揚冬末寄幕中二從事》杜荀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維揚冬末寄幕中二從事
聞道長溪尉,相留一館閑。
千峰共倚岳,分道各負天。
白日生桑麥,明星出槐簷。
吳中笑我貧,爾乃解行錢。
為旅春風外,懷人夜雨間。
橫琴擬陳琪,彎弧非喬瑰。
江浦懷桐郭,山琱想芳傳。
年來疏覽鏡,怕見減朱顏。
詩詞的中文譯文:
維揚冬末寄幕中二從事
聽說長溪尉相留我于一座館舍中。
千峰共同依靠山,分道承載天。
白日照耀著桑麥,明星升起槐樹檐下。
吳中人嘲笑我貧窮,然而你解除了行囊中的錢。
作為旅行者,春風吹拂在異鄉,思念之情在夜雨之間無法抑制。
我希望彈琴,秦琪,狀如陳琪。
我彎曲的弓不是稀世之寶。
江浦懷念王郭,山上的琱琢形狀猶如芳花傳世一樣美麗。
多年來,我疏忽地審視鏡中的自己,擔心看到衰老的面容。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由唐代杜荀鶴創作,描繪了旅人在異地的心情和思念之情。詩中通過形象的比喻和細膩的描寫,表達了旅人對故鄉的懷念和對愛人的思念之情。
詩中以冬末維揚(今江蘇揚州)的場景為背景,通過聞道長溪尉(長溪尉是揚州的地名)相留在一座館舍中,描繪了旅人的孤獨和寂寞。旅人雖然身處異鄉,但他依然能感受到桑麥和槐樹下的陽光和明星的照耀,這些景象讓他心生感慨。
詩中還表達了對貧窮的豁達態度,吳中人可能因為旅人窮困而嘲笑他,但旅人卻并不在乎。他用“爾乃解行錢”這一句,表達了自己沒有錢財的剝奪感,但這種剝奪并沒有使他心生怨恨,反而更加淡然自得。
接下來,詩人通過春風吹拂和夜雨中的思念之情,表達了旅人對遠方深愛的人的思念之情。他希望能夠用琴聲來表達內心的情感,但他的琴并不是名貴的珍品,而是簡單而普通的。這種對琴的描寫顯示出旅人的樸素和平凡。
最后一段詩中,旅人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他懷念江浦的桐郭和山上瑰麗的景色,同時也有對自己容顏逝去的憂慮。這表達了詩人對時間流逝和容顏凋零的擔憂與憂慮。
總的來說,這首詩描繪了旅人在異地的心情和思鄉之情,通過對貧窮和寂寞的寬容和對愛人的思念,傳達出對人生較淺的思考和對時間的流逝的擔憂。整首詩以流暢、細膩的文筆和深情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獨特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
“尚隔幾重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i yáng dōng mò jì mù zhōng èr cóng shì
維揚冬末寄幕中二從事
wén dào cháng xī wèi, xiāng liú yī guǎn xián.
聞道長溪尉,相留一館閑。
, shàng gé jǐ chóng shān.
□□□□□,尚隔幾重山。
wèi lǚ chūn fēng wài, huái rén yè yǔ jiān.
為旅春風外,懷人夜雨間。
nián lái shū lǎn jìng, pà jiàn jiǎn zhū yán.
年來疏覽鏡,怕見減朱顏。
“尚隔幾重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