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覽春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馬上覽春色”全詩
一生看卻老,五字未逢知。
酒力不能久,愁根無可醫。
明年到今日,公道與誰期。
分類:
作者簡介(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途中春》杜荀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途中春》是唐代詩人杜荀鶴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述了詩人行旅途中觀賞春景時的無奈和苦衷。
詩中寫道,即使站在馬上,遠遠望見了春色,但詩人因為自己的不如意和無法實現心中的志愿而感到慚愧和流淚。他感慨自己一生身世輾轉,卻以白發人的身份看待世間美好的事物,一直沒有遇到知音,沒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華和志向。酒雖能使他暫時忘卻憂愁,但對于詩人內心深處的憂傷來說,并沒有真正的治愈之法。
詩的最后兩句,詩人表達了他對世事的無奈和失望。他在明年的這一天,也就是未來的今天,可能又會面臨同樣的困境和壓抑。他感到失意之余,無法預料自己對待世事的態度和希望的歸宿。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直接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愁苦和迷茫。通過描寫詩人所處的旅途和觀賞春景的場景,傳達了作者對自己命運的無奈和對于人生的無望。讀者在閱讀中能體會到詩人孤獨、迷茫、苦悶的心情,從而引發對于人生目標和生活意義的思考。
“馬上覽春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ú zhōng chūn
途中春
mǎ shàng lǎn chūn sè, zhàng fū cán lèi chuí.
馬上覽春色,丈夫慚淚垂。
yī shēng kàn què lǎo, wǔ zì wèi féng zhī.
一生看卻老,五字未逢知。
jiǔ lì bù néng jiǔ, chóu gēn wú kě yī.
酒力不能久,愁根無可醫。
míng nián dào jīn rì, gōng dào yǔ shuí qī.
明年到今日,公道與誰期。
“馬上覽春色”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