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作閑人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擬作閑人老”全詩
用心常合道,出語或傷時。
擬作閑人老,慚無識者嗤。
如今已無計,只得苦于詩。
分類:
作者簡介(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自述》杜荀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自述》
四海欲行遍,不知終遇誰。
用心常合道,出語或傷時。
擬作閑人老,慚無識者嗤。
如今已無計,只得苦于詩。
中文譯文:
我渴望環游四海,卻不知最終會遇見誰。
我常常用心追求道義,但有時言語會傷人。
我自愿過上閑散的生活,卻擔心無知的人會嘲笑我。
如今我已經無計可施,只能苦苦地寫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荀鶴的《自述》,通過自我陳述表達了詩人內心的苦悶和迷茫。詩人表達了自己對于廣闊世界的渴望,但又不知道最終會遇到怎樣的人和事。他心懷善意,常常追求道義,但有時言語之間卻會傷害他人。詩人希望能過上閑散安逸的生活,但擔心那些無知的人會嘲笑他的選擇。
詩人在最后表示自己已經無計可施,只能通過寫詩來宣泄內心的苦悶和迷茫。這首詩流露出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奈,他在世俗的環境中感到困頓,而詩歌成為他傾訴心聲的唯一出口。詩人通過抒發內心的苦痛和無奈,表達了對于現實的反思和對于藝術的依賴。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感受,情感真摯而深沉。詩人在表達自己的困境和無奈時沒有選擇抱怨,而是通過自省和自述來反思。這種坦誠和真實的表達方式使得詩人的內心情感得以真實地流露出來,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擬作閑人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shù
自述
sì hǎi yù xíng biàn, bù zhī zhōng yù shuí.
四海欲行遍,不知終遇誰。
yòng xīn cháng hé dào, chū yǔ huò shāng shí.
用心常合道,出語或傷時。
nǐ zuò xián rén lǎo, cán wú shí zhě chī.
擬作閑人老,慚無識者嗤。
rú jīn yǐ wú jì, zhǐ de kǔ yú shī.
如今已無計,只得苦于詩。
“擬作閑人老”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