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聯同我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數聯同我得”全詩
數聯同我得,當代遇誰知。
年齒吟將老,生涯說可悲。
何當拋手板,鄰隱過危時。
分類:
作者簡介(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贈宣城麋明府》杜荀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宣城麋明府》是唐代杜荀鶴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以贈詩的形式向宣城麋明府表達了他對明府才能和遭遇的贊嘆之情,同時也揭示了官場中的曲折和無奈。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天下為官者,無君一軸詩。
所有詩篇中,數聯與我得。
眼下時局如何人知曉?
年歲已將老,人生旅途可悲。
幾時能拋卻執政之權?
向隱士尋求救助,或可逢危時解困。
這首詩詞旨在表達對官場的感慨,詩人認為在天下為官的人中,能寫出一首好詩的人是很少的。他與明府產生了共鳴,因為明府也是如此珍惜能寫好詩的人。然而,在當時的官場中,這樣的才能很難被認同和重視,只有少數人能夠理解和欣賞。
詩人年事漸長,回顧自己的人生和官場經歷,對生活的現狀感到悲哀和無奈。他希望能夠早日放下政治權力,尋找隱士的庇護,在危難時刻得到解救和支援。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愿望和對人生的思考,通過對官場和自身經歷的描繪,凸顯了當時社會的險惡和壓抑。詩人借宣城麋明府來代表了那些有才華卻被官場束縛的人,表達了對他們的敬佩和同情之情。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于現狀的不滿和對自身命運的思索,展示了對自由和解脫的向往。整首詩情緒平穩,意境深遠,真實地揭示了唐代官場的現實和人們的內心掙扎。
“數聯同我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xuān chéng mí míng fǔ
贈宣城麋明府
tiān xià wèi guān zhě, wú jūn yī zhóu shī.
天下為官者,無君一軸詩。
shù lián tóng wǒ dé, dāng dài yù shéi zhī.
數聯同我得,當代遇誰知。
nián chǐ yín jiāng lǎo, shēng yá shuō kě bēi.
年齒吟將老,生涯說可悲。
hé dāng pāo shǒu bǎn, lín yǐn guò wēi shí.
何當拋手板,鄰隱過危時。
“數聯同我得”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