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明月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青山明月夜”全詩
青山明月夜,千古一詩人。
天地空銷骨,聲名不傍身。
誰移耒陽冢,來此作吟鄰。
分類:
作者簡介(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經青山吊李翰林》杜荀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經青山吊李翰林》是唐代杜荀鶴的作品。這首詩表達了對逝去的李翰林先生的懷念和贊美之情。
詩中首先提到了李翰林先生的去世,然后強調他的人生追求“先生道日新”,對于先生的修行和精神品質表示贊美。
緊接著,詩人表現了一個青山明亮的夜晚,聯想到這樣一個景象,千年來只有一位杰出的詩人才能創作出如此精彩的詩篇。
詩的后半部分說明了李翰林先生的聲名和影響力,雖然他的身體已經消亡,但他的聲名永遠留存。最后兩句表明杜荀鶴自己也來到了先生的墓前,向他致以哀思和吟詠之情。
這首詩詞通過對李翰林先生的懷念和贊美,表達了對先生品德和才華的肯定,并表現了生死和聲名的虛無,以及藝術的永存之意。
詩意:此詩是杜荀鶴懷念李翰林先生的作品,通過提及先生的人生信念和創作才情,表達了對他的敬仰之情。詩中通過青山明月夜的景象,將李翰林的才華與眾人相比,以其獨特性和永恒性來贊美。同時也探索了生死和聲名的虛無,傳達出對藝術的追求和藝術家不朽的追求。
賞析: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逝去的李翰林先生的懷念之情。通過將李翰林先生與青山明月夜、全人類的詩歌表達進行聯系,表達了他的高度贊美。詩中表現出的靜謐的意境和內心的悲傷之情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李翰林先生的深切敬意,并通過對先生的贊美,傳達了對藝術的追求和追求不朽的愿望。
“青山明月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g qīng shān diào lǐ hàn lín
經青山吊李翰林
hé wéi xiān shēng sǐ, xiān shēng dào rì xīn.
何為先生死,先生道日新。
qīng shān míng yuè yè, qiān gǔ yī shī rén.
青山明月夜,千古一詩人。
tiān dì kōng xiāo gǔ, shēng míng bù bàng shēn.
天地空銷骨,聲名不傍身。
shuí yí lěi yáng zhǒng, lái cǐ zuò yín lín.
誰移耒陽冢,來此作吟鄰。
“青山明月夜”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