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來長后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見來長后生”全詩
每別不知處,見來長后生。
藥非因病服,酒不為愁傾。
笑我于身苦,吟髭白數莖。
分類:
作者簡介(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亂后再逢汪處士》杜荀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亂后再逢汪處士》是唐代杜荀鶴所作,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像你這樣真正修行的人,
在亂世中依然保有閑情。
每次別離時不知道你去了哪里,
再次見面時你白發蒼蒼。
藥物不是為了治療疾病而服用,
酒不是因為憂愁而暢飲。
嘲笑我如此勞苦辛酸,
給我的吟誦喚起了許多胡須。
詩意:
《亂后再逢汪處士》描述了在亂世中,杜荀鶴遇見了一個真正修道的人汪處士。汪處士在亂世中保持著閑適的心情,不受外界的紛擾和誘惑。他的修行似乎使他年輕了許多,而且他對于生活中的藥物和酒都持有特殊的態度。杜荀鶴盡管谷飯不易、生活艱辛,卻能通過詩詞的吟唱來宣泄內心的艱辛和痛苦。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杜荀鶴在亂世中重逢汪處士的情景,突出了汪處士修行的精神境界和對生活的獨特態度,以及自己艱難困苦但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作者通過對比,表達了對修行人汪處士的敬佩和自己人生的思考。
詩中用詞簡潔明了,表達了杜荀鶴對汪處士的景仰和自己對生活的反思。此外,詩中還運用到了對比的手法,突出了杜荀鶴與汪處士在精神追求上的差異,進一步彰顯了汪處士的崇高境界。
整首詩清新淡雅,意境高遠,雖然字數不多,但展示了杜荀鶴高潔的人格和對修道的渴望。同時,也表達了在紛繁世事中保持內心寧靜和積極向上的心態的追求。
“見來長后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uàn hòu zài féng wāng chǔ shì
亂后再逢汪處士
rú jūn zhēn dào zhě, luàn shì yǒu xián qíng.
如君真道者,亂世有閑情。
měi bié bù zhī chù, jiàn lái zhǎng hòu shēng.
每別不知處,見來長后生。
yào fēi yīn bìng fú, jiǔ bù wéi chóu qīng.
藥非因病服,酒不為愁傾。
xiào wǒ yú shēn kǔ, yín zī bái shù jīng.
笑我于身苦,吟髭白數莖。
“見來長后生”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