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來疏覽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年來疏覽鏡”全詩
□□□□□,尚隔幾重山。
為旅春風外,懷人夜雨間。
年來疏覽鏡,怕見減朱顏。
分類:
作者簡介(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維揚冬末寄幕中二從事》杜荀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聽說今日長溪尉,邀請我留下來休息。離家已有幾重山,仍與親人相隔甚遠。作為旅客,春風吹在我身外,思念之情在夜雨之間。這些年來,我很少照鏡子,因為害怕見到自己逐漸老去的容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杜荀鶴寫給留守家人的一封信。詩人在他的旅途中聽說了長溪尉(地方官員)邀請他留下來休息,但他仍然與家人相隔甚遠。詩人在旅途中感受到了春風的溫暖和夜雨的滋潤,這進一步強化了他對家人的思念之情。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自覺歲月流逝,容顏漸減的憂慮之情。
這首詩具有濃郁的離別之情和家國之思,展示了詩人對家人的深深的感受和思念。詩中的春風和夜雨,象征著一種溫暖和滋潤,與詩人對家人的思念之情相呼應。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歲月流轉和容顏逝去的憂慮,體現了人們對時間的敏感和對生命的短暫的洞察。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旅途中的心境,展示了他對家人的深深思念和對時光流逝的擔憂。通過描寫春風和夜雨,詩人表達了對家人的思念之情和留戀之意。整首詩情感真摯,富有離情別緒,展現了杜荀鶴深情厚意的一面。
“年來疏覽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i yáng dōng mò jì mù zhōng èr cóng shì
維揚冬末寄幕中二從事
wén dào cháng xī wèi, xiāng liú yī guǎn xián.
聞道長溪尉,相留一館閑。
, shàng gé jǐ chóng shān.
□□□□□,尚隔幾重山。
wèi lǚ chūn fēng wài, huái rén yè yǔ jiān.
為旅春風外,懷人夜雨間。
nián lái shū lǎn jìng, pà jiàn jiǎn zhū yán.
年來疏覽鏡,怕見減朱顏。
“年來疏覽鏡”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