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奈趨時不見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爭奈趨時不見機”全詩
雖然干祿無休意,爭奈趨時不見機。
詩思趁云從岳涌,鄉心隨雁繞湖飛。
肯將骨肉輕離別,未遇人知未得歸。
作者簡介(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書事投所知》杜荀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書事投所知》是唐代杜荀鶴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古陌寒風來去吹,
馬蹄塵旋上麻衣。
雖然干祿無休意,
爭奈趨時不見機。
詩思趁云從岳涌,
鄉心隨雁繞湖飛。
肯將骨肉輕離別,
未遇人知未得歸。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的無奈和思鄉之情。詩中描繪了古老的街道上寒風吹過的景象,馬蹄的踏動掀起了塵土彌漫在衣袍上。雖然作者雖然擔任官職,但卻無法休息,因為他必須迎合時勢而行動。然而,他的努力卻沒有得到合適的機會。在這種無奈和困境中,他的詩思像云一樣從岳山涌現出來,他的思鄉之情像候鳥一樣圍繞著湖泊飛翔。盡管如此,他依然愿意輕易地離開親人和故鄉,因為他還沒有遇到真正了解他、讓他回歸的人。
賞析:
《書事投所知》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心情和境遇。通過描寫古陌上的寒風、馬蹄的塵土和云雁飛翔的景象,展現了作者內心的無奈和思鄉之情。詩人身居高位,卻深感時勢之緊迫和機會之匱乏,對于權力地位的束縛和無法自主的境遇感到無奈。然而,他的詩思和思鄉之情卻可以自由地飛翔,它們如云和候鳥一樣,逃離塵世的桎梏,自由地流浪和追隨內心的渴望。盡管作者渴望歸鄉,但他也表達了對離別和漂泊的坦然態度,他愿意輕離骨肉和故鄉,因為他相信真正了解他并等待他歸來的人還沒有出現。整首詩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在世俗紛擾中的無奈與追求內心自由的渴望,具有濃郁的離愁和哲思意味。
“爭奈趨時不見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ū shì tóu suǒ zhī
書事投所知
gǔ mò hán fēng lái qù chuī, mǎ tí chén xuán shàng má yī.
古陌寒風來去吹,馬蹄塵旋上麻衣。
suī rán gàn lù wú xiū yì,
雖然干祿無休意,
zhēng nài qū shí bú jiàn jī.
爭奈趨時不見機。
shī sī chèn yún cóng yuè yǒng, xiāng xīn suí yàn rào hú fēi.
詩思趁云從岳涌,鄉心隨雁繞湖飛。
kěn jiāng gǔ ròu qīng lí bié, wèi yù rén zhī wèi dé guī.
肯將骨肉輕離別,未遇人知未得歸。
“爭奈趨時不見機”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