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土雄師竟若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九土雄師竟若何”全詩
月留清俸資家少,歲計陰功及物多。
四野綠云籠稼穡,千山明月靜干戈。
行人耳滿新安事,盡是無愁父老歌。
分類:
作者簡介(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獻新安于尚書》杜荀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獻新安于尚書
九土雄師竟若何,
未如良牧與天和。
月留清俸資家少,
歲計陰功及物多。
四野綠云籠稼穡,
千山明月靜干戈。
行人耳滿新安事,
盡是無愁父老歌。
中文譯文:
將新安獻給尚書
九土雄師竟如何,
不及良牧與天和。
月亮停留,薪水收入不多,
歲計陰功和物產都多。
四野的綠云籠罩著農作物,
千山之間明亮的月光平靜下來,沒有戰爭。
路上的行人耳中充滿了關于新安的事情,
只聽到了無憂的父老之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荀鶴寫給尚書的一首獻詩,表達了對尚書以及整個新安地區的贊美和祝福。
詩歌的開頭用"九土雄師竟若何"來對比新安的平和景象,表達了九土雄師的威武與新安的和平相比較,顯得微不足道。接著提到了月亮停留,意味著清俸資家的薪水不多,也可能暗指對尚書的不滿。然而,盡管如此,作者仍然提到了新安的歲計陰功和物產豐富,在逆境中仍然能夠生活得很好。
接下來,詩歌描述了四野的綠云籠罩著農作物,千山之間明亮的月光平靜下來,沒有戰爭。通過這些描寫,詩歌傳達出新安地區的和平景象和繁榮景象。
最后一句"行人耳滿新安事,盡是無愁父老歌"表達了新安地區的繁榮和人民的幸福。路上的行人們都在聽到關于新安的好消息,老百姓們高興地歌唱。
整首詩通過對比的手法,表達了對新安地區的贊美和祝福,同時也傳達了作者對政府官員的批評與期待。通過對尚書的獻詩,作者希望尚書能夠關注新安地區的發展和百姓的福祉。整首詩意融洽,情感真摯,描繪了一個和平、繁榮的新安景象。
“九土雄師竟若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n xīn ān yú shàng shū
獻新安于尚書
jiǔ tǔ xióng shī jìng ruò hé, wèi rú liáng mù yǔ tiān hé.
九土雄師竟若何,未如良牧與天和。
yuè liú qīng fèng zī jiā shǎo,
月留清俸資家少,
suì jì yīn gōng jí wù duō.
歲計陰功及物多。
sì yě lǜ yún lóng jià sè, qiān shān míng yuè jìng gān gē.
四野綠云籠稼穡,千山明月靜干戈。
xíng rén ěr mǎn xīn ān shì, jìn shì wú chóu fù lǎo gē.
行人耳滿新安事,盡是無愁父老歌。
“九土雄師竟若何”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