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看原上累累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遍看原上累累冢”全詩
遍看原上累累冢,曾是城中汲汲人。
盡謂黃金堪潤屋,誰思荒骨旋成塵。
一名一宦平生事,不放愁侵易過身。
分類:
作者簡介(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登城有作》杜荀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登上孤城,春天快要過去,眼前發生的事情讓人心煩意亂。遍觀四周的墓冢,曾經都是城中勤勉的人。大家都以為金錢可以改善生活,誰會想到廢棄的骨骼最終會變成塵土。一個名字,一個官職,平生的事情,不放下憂愁就會侵蝕我們的身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登上孤城為背景,借景抒懷,展示了作者對人生命運的深思。作者觀察周圍的墓冢,感慨生命的脆弱和短暫。他用黃金和荒骨作為對比,表達了金錢與名利的虛幻和無常。詩中的“一名一宦”指的是個人的名字和官職,暗示著對世俗追求的反思。最后,作者告誡人們要放下憂愁,超越俗世的困擾,以真正的平和心態面對人生的變幻和挑戰。
此詩通過對孤城和墓冢的描繪,將景物與思考相結合,展示了作者對生活的洞察力。詩人以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感悟,傳達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以及個人應該超越世俗的束縛,尋求內心的平和和寧靜。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給人以思索和啟發。
“遍看原上累累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ēng chéng yǒu zuò
登城有作
shàng dé gū chéng xiàng wǎn chūn, yǎn qián hé shì bù shāng shén.
上得孤城向晚春,眼前何事不傷神。
biàn kàn yuán shàng lěi lěi zhǒng,
遍看原上累累冢,
céng shì chéng zhōng jí jí rén.
曾是城中汲汲人。
jǐn wèi huáng jīn kān rùn wū, shuí sī huāng gǔ xuán chéng chén.
盡謂黃金堪潤屋,誰思荒骨旋成塵。
yī míng yī huàn píng shēng shì, bù fàng chóu qīn yì guò shēn.
一名一宦平生事,不放愁侵易過身。
“遍看原上累累冢”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