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得安閑老在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爭得安閑老在茲”全詩
出塵景物不可狀,小手篇章徒爾為。
牛畔稻苗新雨后,鶴邊松韻晚風時。
君今酷愛人間事,爭得安閑老在茲。
分類:
作者簡介(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題汪氏茅亭》杜荀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題王氏茅亭
王氏茅亭,曾有客人到來多稱奇,
茅亭之上的題詩難度極高。
超越塵世的景物難以形容,
小手所寫的詩章皆徒勞。
牛群在稻田邊新雨過后,
鶴鳴在松樹邊,晚風時起。
你如今對人間事物充滿熱愛,
竟為爭取安閑而老于此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題名為《王氏茅亭》,全詩通過描繪一個茅亭,抒發了詩人對詩歌創作的熱情和對閑適生活的向往。
詩中的茅亭是一個地方既有趣又備受贊嘆的地方,來到這里的客人們都對其表示贊嘆和驚嘆。而站在茅亭之上題寫詩歌都是非常困難的,因為這個茅亭坐落在一個超越塵世的景物之上,這些景物無法用言語或文字來形容。
詩人自謙自己的筆力有限,他意味著即使自己用極小的手指來寫作,也仍然不能描繪出這些超脫塵世的景物。詩人似乎在表達自己對于言辭艱深和描寫能力的懊悔,也暗示了詩歌創作的艱難性。
接下來,詩人以牛群在稻田邊上和鶴鳴在松樹旁的場景描繪了一幅恢弘而寧靜的景象,此情此景給人以超然于世的感覺。
最后兩句深深地表達了詩人對于閑適安逸生活的向往,詩人暗示自己如今熱愛人間世俗事物,但仍然希望能夠在這個茅亭中過上閑適老去的生活。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筆觸和意境展示了詩人內心的熱情和對簡單寧靜生活的追求。
“爭得安閑老在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wāng shì máo tíng
題汪氏茅亭
máo tíng kè dào duō chēng qí, máo tíng zhī shàng nán tí shī.
茅亭客到多稱奇,茅亭之上難題詩。
chū chén jǐng wù bù kě zhuàng,
出塵景物不可狀,
xiǎo shǒu piān zhāng tú ěr wèi.
小手篇章徒爾為。
niú pàn dào miáo xīn yǔ hòu, hè biān sōng yùn wǎn fēng shí.
牛畔稻苗新雨后,鶴邊松韻晚風時。
jūn jīn kù ài rén jiān shì, zhēng de ān xián lǎo zài zī.
君今酷愛人間事,爭得安閑老在茲。
“爭得安閑老在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