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幅帆飛二月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十幅帆飛二月風”全詩
好景采拋詩句里,別愁驅入酒杯中。
漁依岸柳眠圓影,鳥傍巖花戲暖紅。
不是桂枝終不得,自緣年少好從戎。
分類:
作者簡介(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贈友人罷舉赴辟命》杜荀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友人罷舉赴辟命
連天一水浸吳東,
十幅帆飛二月風。
好景采拋詩句里,
別愁驅入酒杯中。
漁依岸柳眠圓影,
鳥傍巖花戲暖紅。
不是桂枝終不得,
自緣年少好從戎。
中文譯文:
送友人罷舉赴辟命
一片寬闊的天空覆蓋了吳東,
十張帆船在二月的風中迅速飛行。
美好的景色只能通過詩句描繪,
別離的憂愁只能被驅逐到酒杯中。
漁民靠岸,在垂柳的陰影下安眠,
鳥兒停在花巖邊,戲耍在溫暖的紅色之中。
不是因為桂枝,才不能得到高升,
而是因為年少的好夢,選擇從軍而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荀鶴寫給他的友人的一首送別詩。詩中描繪了離別時的景色和情感。
首先,詩人以浸染吳東的寬廣天空和水面為背景,描述了友人離開的場景。帆船飛快地駛過水面,象征著友人即將踏上新的征途。然后,詩人描繪出美麗的景色和心情。他說,他通過詩句把美好的景色抓住,拋掉了別離的憂愁。這表達了詩人想要用詩歌來記載美好的事物,忘記別離的痛苦。
接下來,詩人通過描繪漁民和鳥兒的生活,表達了自己的心境。漁民依偎在岸邊的垂柳下,安靜地入睡,而鳥兒則停在花巖邊,享受著溫暖的陽光。這些場景都給人一種平和、安逸的感覺。通過這些形象的描繪,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友人離去的不舍之情。
最后,詩人以“年少好從戎”為結尾,意味著友人離開是出于對年輕時夢想的追求,而不是錯過了某種機會。這也展示了詩人對友人的贊賞和祝福。
整首詩回顧了友人離去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祝福和不舍之情。通過景物描繪和寓意的運用,展示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十幅帆飛二月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yǒu rén bà jǔ fù pì mìng
贈友人罷舉赴辟命
lián tiān yī shuǐ jìn wú dōng, shí fú fān fēi èr yuè fēng.
連天一水浸吳東,十幅帆飛二月風。
hǎo jǐng cǎi pāo shī jù lǐ,
好景采拋詩句里,
bié chóu qū rù jiǔ bēi zhōng.
別愁驅入酒杯中。
yú yī àn liǔ mián yuán yǐng, niǎo bàng yán huā xì nuǎn hóng.
漁依岸柳眠圓影,鳥傍巖花戲暖紅。
bú shì guì zhī zhōng bù dé, zì yuán nián shào hǎo cóng róng.
不是桂枝終不得,自緣年少好從戎。
“十幅帆飛二月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