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今別汝汝聽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吾今別汝汝聽言”全詩
百口度荒均食易,數年經亂保家難。
莫愁寒族無人薦,但愿春官把卷看。
天道不欺心意是,帝鄉吾土一般般。
分類:
作者簡介(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入關因別舍弟》杜荀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入關因別舍弟
吾今別汝汝聽言,
去住人情足可安。
百口度荒均食易,
數年經亂保家難。
莫愁寒族無人薦,
但愿春官把卷看。
天道不欺心意是,
帝鄉吾土一般般。
中文譯文:
因為要入關分別舍弟
我今天要與你分別,你聽我說,
我去住的地方的人情很平靜。
百口人共度荒年,共同進食不困難,
經過幾年的災禍,守護家園很困難。
不要擔心我的貧寒家族無人來推薦,
只希望春官看一看我的履歷。
天道是不會欺騙心意的,
我所屬的國家和你的家鄉一樣一般。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杜荀鶴寫給離別舍弟的詩。詩人要離開舍弟,并告訴他說,他去住的地方的人情很安定,生活相對平靜。盡管經歷了一些困難,但他通過共同奮斗,他們一家人度過了荒年,保護了家園。詩人對未來的富貴不抱太大希望,只希望有能力評價他的官員能夠看到他的才能和奮斗歷程。詩人相信天道是公正的,不會辜負他的心意。他所屬的國家也和舍弟的家鄉一樣平凡,沒有太大的差別。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在離別舍弟之際的復雜心情。詩人面臨著離別的痛苦,但也希望告訴舍弟他去的地方的情況,以減輕他的擔憂。詩人對人情的安寧和家園的安全感到欣慰,同時保持對未來的希望和信心。詩中表現出了杜荀鶴平實、務實的性格特點,他對于家庭和社會困境的思考也可見一斑。
“吾今別汝汝聽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ù guān yīn bié shè dì
入關因別舍弟
wú jīn bié rǔ rǔ tīng yán, qù zhù rén qíng zú kě ān.
吾今別汝汝聽言,去住人情足可安。
bǎi kǒu dù huāng jūn shí yì,
百口度荒均食易,
shù nián jīng luàn bǎo jiā nán.
數年經亂保家難。
mò chóu hán zú wú rén jiàn, dàn yuàn chūn guān bǎ juǎn kàn.
莫愁寒族無人薦,但愿春官把卷看。
tiān dào bù qī xīn yì shì, dì xiāng wú tǔ yì bān bān.
天道不欺心意是,帝鄉吾土一般般。
“吾今別汝汝聽言”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