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未立間終日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身未立間終日苦”全詩
萬般不及僧無事,共水將山過一生。
分類:
作者簡介(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題道林寺》杜荀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題道林寺》是唐代詩人杜荀鶴所作。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身未立間終日苦,
身當立后幾年榮。
萬般不及僧無事,
共水將山過一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對比的方式表達了詩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詩人在詩中將自己的個人遭遇與僧侶的清心寡欲相對比,傳達出對于物質欲望和功名利祿的淡漠與超越。
首聯“身未立間終日苦,身當立后幾年榮。”表達了詩人年輕時在世俗社會的奮斗與困苦,以及年老之后的榮耀與成就。詩人通過這種對比,指出人生的短暫與轉變,并暗示了人生最終都會回歸平靜。
接下來的兩句“萬般不及僧無事,共水將山過一生。”則表達了詩人對于僧侶生活的向往和崇尚。詩人認為,與其追求世俗的名利和紛繁事務,不如過一種與自然相融合的生活,像水與山那樣靜靜地流淌,度過一生。
這首詩意境清新,意境深遠,通過對比的手法反映了詩人對于個人境遇和人生意義的思考。詩中蘊含了對于追求心靈寧靜與淡泊的向往,以及對于世俗社會的反思。整首詩透露出一種超脫塵世的心態,與其他杜荀鶴的作品一樣,展示了他超凡脫俗的心靈追求。
“身未立間終日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dào lín sì
題道林寺
shēn wèi lì jiān zhōng rì kǔ, shēn dāng lì hòu jǐ nián róng.
身未立間終日苦,身當立后幾年榮。
wàn bān bù jí sēng wú shì, gòng shuǐ jiāng shān guò yī shēng.
萬般不及僧無事,共水將山過一生。
“身未立間終日苦”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