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聲遙赤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鼓聲遙赤塞”全詩
青泥方絕漠,懷劍始辭燕。
旌旗掛龍虎,壯士募鷹鹯.長城威十萬,高嶺奮三千。
行行向馬邑,去去指祁連。
鼓聲遙赤塞,兵氣遠沖天。
對陣云初上,臨城月始懸。
風驚烽易滅,沙暗馬難前。
恩重恒思報,勞心屢損年。
微功一可立,身輕不自憐。
分類:
作者簡介(王貞白)
王貞白,字有道(875—958),號靈溪。信州永豐(今江西廣豐)人。唐末五代十國著名詩人。唐乾寧二年(895)登進士,七年后(902)授職校書郎,嘗與羅隱、方干、貫休同倡和。在登第授職之間的七年中,他隨軍出塞抵御外敵,寫下了許多邊塞詩,有不少反映邊塞生活,激勵士氣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動人。對軍旅之勞、戰爭景象描寫的氣勢豪邁、色彩濃烈、音調鏗鏘。有《靈溪集》七卷,今編詩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陰一寸金”,至今民間廣為流傳。
《擬塞外征行》王貞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擬塞外征行》是唐代詩人王貞白所作,描繪了戰爭的景象和壯士的志向。
詩詞的中文譯文大致如下:
寇騎滿雞田,都護欲臨邊。
敵騎已經滿是農田,將軍準備征戰邊疆。
青泥方絕漠,懷劍始辭燕。
征程途中是一片荒涼,帶著劍意向北離開燕京。
旌旗掛龍虎,壯士募鷹鹯。
旗幟上掛著龍和虎的圖案,勇士們招募鷹和鹯飛離。
長城威十萬,高嶺奮三千。
長城具有無比的威嚴,士兵們在高嶺上迅猛前進。
行行向馬邑,去去指祁連。
我們懷揣著行軍的目標朝馬邑前進,指點著祁連山的方向。
鼓聲遙赤塞,兵氣遠沖天。
遠方傳來戰鼓聲,戰士們的氣勢沖天而起。
對陣云初上,臨城月始懸。
云翻涌,仿佛對陣的戰局才剛剛開始,月亮掛在城頭。
風驚烽易滅,沙暗馬難前。
狂風吹動戰旗,沙塵遮蔽視線,馬匹難以行進。
恩重恒思報,勞心屢損年。
對國家的恩情銘記在心,辛勞使心力漸逝。
微功一可立,身輕不自憐。
即使是微小的功勞也是令人歡喜的,輕裝出使不會自憐。
整首詩以平鋪直敘的方式,描繪了征戰的情景和壯士們的志向。通過詩人細致的描寫,讀者可以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和壯士們的英勇無畏。詩中用詞簡練,意境鮮明,表現出詩人對抗戰的向往和對國家的忠誠。整首詩歌以豪情壯志為主線,向讀者傳遞了一種崇高的情感和對正義的追求。
“鼓聲遙赤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ǐ sài wài zhēng xíng
擬塞外征行
kòu qí mǎn jī tián, dū hù yù lín biān.
寇騎滿雞田,都護欲臨邊。
qīng ní fāng jué mò, huái jiàn shǐ cí yàn.
青泥方絕漠,懷劍始辭燕。
jīng qí guà lóng hǔ, zhuàng shì mù yīng zhān. cháng chéng wēi shí wàn, gāo lǐng fèn sān qiān.
旌旗掛龍虎,壯士募鷹鹯.長城威十萬,高嶺奮三千。
xíng xíng xiàng mǎ yì, qù qù zhǐ qí lián.
行行向馬邑,去去指祁連。
gǔ shēng yáo chì sāi, bīng qì yuǎn chōng tiān.
鼓聲遙赤塞,兵氣遠沖天。
duì zhèn yún chū shàng, lín chéng yuè shǐ xuán.
對陣云初上,臨城月始懸。
fēng jīng fēng yì miè, shā àn mǎ nán qián.
風驚烽易滅,沙暗馬難前。
ēn zhòng héng sī bào, láo xīn lǚ sǔn nián.
恩重恒思報,勞心屢損年。
wēi gōng yī kě lì, shēn qīng bù zì lián.
微功一可立,身輕不自憐。
“鼓聲遙赤塞”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一隊 (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