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吟小謝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空吟小謝詩”全詩
自此無因見,長教掛所思。
殘春不入夢,芳信欲傳誰。
寂寞秋堂下,空吟小謝詩。
分類: 長相思
作者簡介(王貞白)
王貞白,字有道(875—958),號靈溪。信州永豐(今江西廣豐)人。唐末五代十國著名詩人。唐乾寧二年(895)登進士,七年后(902)授職校書郎,嘗與羅隱、方干、貫休同倡和。在登第授職之間的七年中,他隨軍出塞抵御外敵,寫下了許多邊塞詩,有不少反映邊塞生活,激勵士氣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動人。對軍旅之勞、戰爭景象描寫的氣勢豪邁、色彩濃烈、音調鏗鏘。有《靈溪集》七卷,今編詩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陰一寸金”,至今民間廣為流傳。
《有所思(一作長相思)》王貞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有所思(一作長相思)》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王貞白。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心中所思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當芙蓉從水中出時,偶爾便會分離。
自此以后再無機會見面,久久讓我掛念。
即便是殘春也不能入夢,芳草新信應傳給誰?
在寂寞的秋堂下,我空空地吟唱著小謝詩。
這首詩詞運用了典型的唐代詩詞寫景手法,以芙蓉出水為引子,展現了作者對心中所思之人的無盡思念之情。芙蓉是一種美麗的水生花卉,它從水中浮現代表了所思之人從作者的心中出現,但卻只是短暫的相遇,再也無法再見面。這種長久的分離讓作者久久掛念,不能入夢。即便是春天的殘留,也無法給他帶來夢境。作者還表達了自己的孤獨,寂寞的心情以及空虛的生活,他在秋堂下空吟小謝詩,以此排遣內心的寂寞和思念之情。
這首詩詞情感深沉,境界高遠。通過奇特而唯美的寫景手法,將作者對所思之人的思念之情展現得淋漓盡致。整首詩詞唯美而凄涼,將讀者帶入一種憂傷的情緒中。同時,作者用一系列藝術化的表達方式,將詩詞的情感和意境描繪得十分細膩,給人以深刻的感觸。
“空吟小謝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u suǒ sī yī zuò zhǎng xiàng sī
有所思(一作長相思)
fú róng chū shuǐ shí, ǒu ěr biàn fēn lí.
芙蓉出水時,偶爾便分離。
zì cǐ wú yīn jiàn, zhǎng jiào guà suǒ sī.
自此無因見,長教掛所思。
cán chūn bù rù mèng, fāng xìn yù chuán shuí.
殘春不入夢,芳信欲傳誰。
jì mò qiū táng xià, kōng yín xiǎo xiè shī.
寂寞秋堂下,空吟小謝詩。
“空吟小謝詩”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