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入萬重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似入萬重山”全詩
不離三畝地,似入萬重山。
白鳥穿蘿去,清泉抵石還。
豈同秦代客,無位隱商山。
分類: 春游
作者簡介(張蠙)
[約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字象文,清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哀帝天復初前后在世。生而穎秀,幼能為詩登單于臺,有“白日地中出,黃河天上來”名,由是知名。家貧累下第,留滯長安。乾寧二年,(公元895年)登進士第。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間,與許棠、張喬、鄭谷等合稱“咸通十哲”。授校書郎,調櫟陽尉,遷犀浦令。五建建蜀國,拜膳部員外郎。后為金堂令。
《和崔監丞春游鄭仆射東園》張蠙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中文譯文:
春興隨著花朵的消逝一去不復返,
東園里自生自養的閑適。
不離開三畝的土地,
感覺就像進入了萬重山巒之中。
白鳥穿越蔓藤而去,
清泉撞擊石頭再回來。
豈能與古代的秦代客人相比,
無法在商山隱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與崔監丞一同春游的情景。詩中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出春天的歡愉和寧靜,以及作者對自然山水的喜愛。
詩人以花朵凋謝來象征春興的消逝,其中蘊含著人間百態的感慨。而東園的描述則表達了一個清凈寧靜的環境,可以自給自足地生活。詩中的三畝地是指山間平緩的土地,作者在這里感受到了似入萬重山巒的錯覺。通過描繪清泉與石頭碰撞的情景,詩人表現出了山泉的清冽與生命的活力。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向往山居生活,但才情卻無法與古代隱士相提并論。詩中的隱商山指的是商山,是古代道教的圣地,也是隱士避世的地方。這里表示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但又以自己的才情不及古代隱士為自嘲。整首詩以自然山水為背景,表現了詩人的情感與思考,讓讀者感受到了一種寧靜與與自然相融的美好。
“似入萬重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cuī jiān chéng chūn yóu zhèng pú yè dōng yuán
和崔監丞春游鄭仆射東園
chūn xīng suí huā jǐn, dōng yuán zì yǎng xián.
春興隨花盡,東園自養閑。
bù lí sān mǔ dì, shì rù wàn chóng shān.
不離三畝地,似入萬重山。
bái niǎo chuān luó qù, qīng quán dǐ shí hái.
白鳥穿蘿去,清泉抵石還。
qǐ tóng qín dài kè, wú wèi yǐn shāng shān.
豈同秦代客,無位隱商山。
“似入萬重山”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